你遇到过“盘哥”吗?
我遇到过。
但他被我“反杀了”
老子亲手“杀猪”的过程
1、
事先声明,我不是什么恋爱脑,也不是什么捞女。
今年三月,我裸辞在家,原本以为很快就能找到新工作,现实却像一盘凉水。把我浇了个透心凉,半个多月过去了。每天准点电脑前刷招聘平台,刷招聘贴,修改简历,投递,简历投出去像石头沉落大海,连个水花都没有。偶尔有几个回复的,聊不了几句就没了下文。
我越来越慌,房租眼看又要到期,而我手里那点存款——说得好听是“六位数的密码守着四位数的余额”,说得直白点,就是快见底了。在深圳这种地方,没钱寸步难行,再找不到工作真的要喝西北风了。求老天爷赐我份好工作吧!
半个多月没找到工作,我焦虑得睡不着,小某书里一遍遍刷着“求职攻略”“面试技巧”,可越看越觉得自己哪哪都不行。很是迷茫。
在一个情绪低落的傍晚,我正在刷新页面,一条私信弹了出来。头像是张侧脸照,光线恰到好处,轮廓分明,鼻梁高挺,自衬衫,整个人看起来很干净,夕阳余晖洒在他睫毛上,像镀了层金边,温柔得不行。用户名很简单——“数据分析师W”。
“你好,看到你在找工作,提醒一下最近小某书上骗子很多,我朋友就被骗过,小心点。”
我愣了一下。这半个月来收到的私信,不是推销课程的就是付费内推的,突然来个语气正经好心的提醒,反倒让我警惕起来。这人怕不是骗子吧?
“谢谢,我会注意的。”我回得客气又疏离。
没想到他秒回:“不客气,看你主页上写着广西信息学院,我也是广西信息学院毕业的,13届计算机系的,这么说来,我们还是校友。”
校友身份一下拉近了我们的距离。我们聊起学院北门老排长龙的奶茶店,路边经常放着老薛歌曲的烧烤摊,还有校门口那个总是笑呵呵的卖烤红薯的阿叔……那些共同的回忆扑面而来,让我不自觉的放松了警惕。
他说话很有分寸感,不问我专业之外的问题,不打听我的住址和感情状况,只是实实在在地分享一些求职思路、简历该怎么突出优势、还有怎么识别招聘陷阱。他言语间的稳重和体贴,让人感觉很舒服。
聊了大概半个多小时,他忽然说:“这里我比较少来,要不加个微信?我这边有些靠谱的HR内部资源群,可以拉你进去看看,看看有没有合适的?”
我犹豫了,陌生人加微信,总觉得不太好,有点不放心。他像是看穿了我的顾虑,紧接着发来几句话。
“没关系,理解你的顾虑。这样,你搜我的工作号吧,华为19级数据分析师,吴子玉。朋友圈都是公开的,你先看看再决定加不加。”
华为19级工程师?我好奇地去搜了这个微信号。头像和朋友圈封面都是职业照,穿着白衬衫和深蓝西装,背景明显是华为公司。朋友圈内容很正经,大多是行业峰会分享和技术文章,偶尔几张深夜加班办公室窗外夜景、周末去徒步时拍的山水、以及一桌桌看起来色香味俱全的家常菜——配文是“给自己补一补”。
看起来不像是坏人,确实像个自律、踏实,有正经工作的成熟男人。我彻底放下了戒心,我发送了好友申请,他很快的就通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