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我父亲是幽州刺史,死守兰阳城两个月。
那是段充满血腥味的回忆,至今想起,我都瑟瑟发抖。
城中粮绝水断,百姓们易子而食,病疫悄悄蔓延。
母亲亦染上了,她强撑着说自己无碍,把宝贵的药给了正在哺乳的农妇,她却病逝了。
九月初一,叛军发起最后进攻,红衣大炮震碎了城门。
叛军在城中烧杀抢掠,淫人妻女。
我躲在地窖里,不知道过了多久,又冷又饿又怕。
我永远记得,当地窖的盖板打开时,刺眼的阳光照了下来。
我看到了一个特别温柔清俊的少年,
他大步走来,将大氅脱下,披在我身上,然后横抱起了我,带我走出地窖。
后来我才知道,他是慕容钧,当今皇帝的第二子。
他奉命来兰阳城找我--忠烈之臣的遗孤。
皇帝感念我父母为国尽忠,在勤政殿召见了我。
皇帝生的英俊挺拔,眉眼虽带笑,但透着些许上位者的凉薄凌厉,让人不敢直视。
他问我,可愿留在宫里?
那时我只有十四岁,慌的哭了,连连摆手说:“不不,小女蒲柳之姿,不敢侍奉天子。”
皇帝哈哈大笑。
他跟前的罗公公挥了下拂尘,打趣:“苏姑娘多心了,陛下的意思是,叫让你做柔嘉公主的伴读。”
我脸窘得通红,根本不敢抬头,不自觉地往慕容钧身后躲。
最后,皇帝沉声说:“既然苏姑娘不愿待在宫里,那朕也不好勉强。钧儿哪,你务必要照顾好苏姑娘。”
就这样,虽说皇帝未正式下旨赐婚,但也算给我和慕容钧保媒了。
5
我总担心慕容钧会抵触这门口头赐婚。
事实证明,我多虑了。
他说,他对我是一见钟情。
在我守孝的这三年,他始终陪在我身边,开解我,逗我开心。
我曾以为,我遇到了珍惜我、爱护我的人。
可谁知如今……
正走着,我看见迎面走来几个穿着红衣的大太监。
为首的,正是侍奉皇帝的罗公公。
我赶紧擦了眼泪。
“苏姑娘。”罗公公叫住我,满脸堆笑:“您让老奴好找。再过半月就是您的生辰,陛下可赏赐了您不少好东西,又着老奴问问,您想怎么过?”
我忙跪下谢恩。
罗公公紧走几步扶我起来,一怔:“呦,姑娘这是怎么了,满脸的眼泪。”
我低下头,不知该如何说,从何说起。
罗公公见状,挥了下手。
他身后跟着的几个太监顿时后退。
罗公公扶起我,躬身笑道:“姑娘心里若是有什么委屈,可与老奴倾诉一二。老奴虽是个下人,却也敬佩令尊令堂之忠义,很愿意为姑娘分忧。”
这几年,罗公公确实对我很好。
当年我来京后,皇帝安排长公主照顾我。
长公主自打丧夫后,冷淡避世,对我不甚上心。
我的衣食住行,都是罗公公在安排打点。
“公公,我不想和二皇子成亲。”
我简单地将小席面上发生的事,告诉了罗公公。
我哽咽着说,“他有心上人了。”
谁知罗公公听后一笑,“姑娘,就算二殿下与李姑娘有了孩子,你们的婚礼也得照常进行。”
我气道:“为什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