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我和丈夫李哲同在体制内工作,每日清晨六点半,闹钟准时响起,像一位严苛的监工,从不允许我们多睡片刻。

“小雅,该起床了。”李哲总是先我一步醒来,轻轻推了推我的肩膀。

我眯着眼看向窗外,秋日的晨光尚未完全驱散夜色,楼下已经传来清洁工扫地的沙沙声。这是我们在这个小城安家的第五年,两室一厅的房子不大,却盛满了我们所有的梦想。

“妈妈,爸爸,起床啦!”门外传来六岁儿子小宇的叫声,紧接着是四岁女儿小雨咯咯的笑声。孩子们总是精力充沛,仿佛永远不知道疲倦。

我翻身下床,打开房门,两个小家伙立刻扑进我的怀里。李哲已经走进厨房,开始准备早餐。这是我们家的日常,平淡却让人心安。

“今天周五,下班后去我妈那儿吃饭吧?”我一边给小雨扎辫子一边问。

“行,正好把老家带来的土鸡蛋给妈带过去一些。”李哲煎着鸡蛋,头也不回地答道。

这样的对话在我们家再平常不过。我和李哲每月工资加起来不到一万,在这个物价飞涨的年代,听起来似乎难以维系一个四口之家的生活。但我们不仅活下来了,还买了房,买了车,养活了两个孩子,甚至每月还能存下一些钱。

秘密不在于赚得多,而在于我们会过。

周六早晨,我照例坐在书桌前整理这个月的收支情况。淡蓝色的记账本已经陪伴我五年,边角有些磨损,里面却密密麻麻记录着我们这个家的每一笔开销。

“房贷1823元,用公积金还了;水电煤气326元;伙食费2480元;交通费400元;孩子兴趣班416元...”我喃喃自语,手中的笔在纸上划过。

李哲端着水杯走过来,俯身看了看,“这个月伙食费超了点啊。”

“上周不是带孩子们去吃了次肯德基嘛,”我笑道,“小雨考了满分,答应奖励她的。”

他点点头,不再说什么。李哲从不质疑我的理财能力,正是这种信任让我们能够一起将微薄的收入经营得井井有条。

“妈妈,明明家买了新汽车,好大好漂亮!”小宇突然跑进来说,眼睛亮晶晶的,“还能看电视呢!”

我和李哲对视一眼,心里明白这是教育孩子的机会。

“来,宝贝。”我把小宇拉到身边,“明明家的大汽车是很漂亮,但咱们家的小汽车也很好对不对?它能带我们去奶奶家,去公园,从来不闹脾气。”

李哲接话:“是啊,车只是代步工具,能安全到达目的地就好。重要的是车里坐着一家人开开心心,不是吗?”

小宇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很快又被妹妹叫去玩积木了。

我望着孩子们的背影,轻声对李哲说:“其实有时候也挺怕的,怕我们不能给孩子们最好的。”

“什么是最好的?”李哲握住我的手,“最好的不是最贵的,是最合适的。咱们家虽然不富裕,但从不缺爱,不是吗?”

这话让我心里一暖。是啊,我们的日子或许平凡,但从不缺乏温暖。

周一上班,办公室里的話題自然绕不过双十一的购物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