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那些细节,很多都是沈既明亲口对我说的。
如果林薇也能接触到救援队内部的人,拿到第一手的信息,再断章取义,移花接木……
那篇以假乱真的报道,就有了出炉的可能!
我的心跳开始加速。
这或许就是突破口!
我立刻开始搜索当年青川市救援队的所有队员名单。
一个又一个陌生的名字划过。
忽然,我的手指停住了。
李伟。
照片上那个被采访的救援队员,虽然看不清脸,但身形和侧脸的轮廓,和这个叫李伟的人,有七分相似。
更重要的是,资料显示,这个李伟,在白龙峪救援结束后不久,就因为“个人原因”,主动辞职,离开了救援队。
从此,查无此人。
这一切,都太巧合了。
我深吸一口气,拨通了制片人老陈的电话。
“陈哥,帮我一个忙。”
“杳杳?这么晚了,怎么了?”
“帮我动用你所有的人脉,找一个人。”我一字一句,清晰地说道,“前青川市救援队队员,李伟。”
05
老陈的效率很高。
第二天一早,我就收到了他发来的地址。
李伟现在在邻市的一个小县城里,开了一家五金店。
地址后面,老陈还附了一句话:“杳杳,这个人我打听了一下,口碑不太好,据说当年是犯了错被队里开除的,你去找他,千万要小心。”
我看着那行字,心里有了底。
犯了错被开除?
恐怕事情没那么简单。
我和沈既明退了房,准备出发。
他看我一夜没睡,眼下乌青,只冷冷地问了一句:“昨晚做贼去了?”
我没力气跟他斗嘴,把手机上的地址递给他:“去这里。”
他扫了一眼,皱起了眉:“找他干什么?”
“找真相。”
他没再多问,发动了车子。
四个小时后,我们抵达了那个叫“安泰”的小县城。
县城很小,也很破旧。
李伟的五金店开在一条嘈杂的商业街上,招牌已经褪色。
我们到的时候,一个身材微胖,头发稀疏的中年男人正坐在店门口的躺椅上,一边抽烟,一边玩手机。
他就是李伟。
跟五年前照片上那个精神抖擞的年轻队员比,简直判若两人。
岁月,真是把杀猪刀。
我走上前:“请问,是李伟先生吗?”
他掀起眼皮看了我一眼,眼神浑浊,透着一股市侩的精明。
“是我,你们谁啊?买东西?”
“我们不买东西。”我开门见山,“我们想跟你打听一点五年前,关于白龙峪救援的事。”
听到“白龙峪”三个字,李伟的脸色明显变了。
他猛地从躺椅上坐起来,警惕地看着我们:“你们是什么人?问这个干什么?”
“我们是纪录片制作人。”我递上名片,“想还原一下当年的真相。”
他看都没看我的名片,直接摆了摆手:“没什么真相,都过去了,我什么都不知道。”
说完,他起身就要回店里。
“我们知道,你是被救援队开除的。”沈既明忽然开口,声音低沉而有力。
李伟的脚步顿住了。
他缓缓转过身,死死地盯着沈既明,眼神里充满了怨毒。
“沈既明?”他几乎是咬着牙,叫出了这个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