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为,我遇到了那个能懂我的灵魂伴侣。
刚在一起的时候,我们真的很甜蜜。
我们会一起去逛菜市场,为了一根葱跟大妈讨价还价;我们会窝在小小的出租屋里,看一部老电影,然后相拥而眠。
那时的她,不施粉黛,穿着几十块的T恤,笑得比谁都灿烂。
她说:“阿哲,有你的地方,就是家。”
我信了。
我努力工作,拼命加班,从一个小小的项目助理,做到了项目经理。我把工资卡交给她,对她说:“以后,我养你。”
我以为这是爱,是担当。
现在想来,那可能是我犯下的第一个错误。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的呢?
大概是从她换了工作,认识了越来越多的“高端”人士开始。
她开始频繁地参加各种名媛下午茶,带回一堆堆我叫不上名字的奢侈品小样。
她开始嫌弃我带她去的路边摊,说那是“垃圾食品”,不健康,也不体面。
她开始暗示我,同事的男朋友又给同事换了新车,闺蜜的老公又在市中心买了新房。
我们之间的共同语言越来越少,争吵却越来越多。
每一次争吵,都围绕着同一个核心——钱。
“周哲,你能不能有点上进心?你看看人家李承,年纪跟你差不多,都已经财务自由了!”
“我承认我现在没他有钱,但我在努力,你能不能多给我一点时间?”
“时间?时间能换成爱马仕的包吗?能换成三亚的头等舱机票吗?”
我哑口无言。
我发现,我越来越不懂她了。那个曾经愿意和我一起吃苦的女孩,好像被一个虚荣的陌生人占据了身体。
直到半年前,她缠着我,让我介绍李承给她认识。
李承是我大学时的学长,比我大两届,家里是做生意的。毕业后他自己创业,搞奢侈品二手交易和鉴定,做得风生水起,算是我们这个圈子里公认的“钻石王老五”。
我跟他关系还不错,偶尔会一起打球喝酒。
陈薇薇看准了这一点。
“阿哲,你别多想,我真的就是想多一条路子。”她信誓旦旦地跟我保证,“我看他朋友圈,感觉他很懂营销,我想学习一下。以后我们一起赚钱,你主外,我主内,不好吗?”
看着她充满期盼的眼睛,我心软了。
我不想因为自己的猜忌,去扼杀她“上进”的可能。
于是,我组了那个饭局,把她正式介绍给了李承。
现在看来,我亲手为自己的感情,引来了一匹狼。
从那以后,陈薇薇和李承的互动越来越多。
她会借口“请教业务”,约李承单独吃饭;会以“学习经验”为由,跟着李承去参加各种高端酒会。
而我,则成了那个被她用“我在为我们的未来奋斗”的理由,打发在家的傻子。
其实我不是没有察觉。
女人的第六感很准,男人的也一样。
她手机换了密码,洗澡时也随身带着。
她开始夜不归宿,理由是“跟莉莉在一起”。
她朋友圈里,关于我的痕迹,被一条条地隐藏、删除。
最让我起疑心的,是那条宝格丽的项链。
520那天,她撒娇说想要那条Save the Children系列的慈善款项链,说它不仅好看,而且有意义。我虽然觉得价格不菲,但为了让她开心,还是咬牙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