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她很享受这种感觉,我也很享受我的伪装。

暗地里,我正把我那十三年的项目经验,用来分析刘健丢给我的那堆“垃圾”。很快,我发现了一个天大的“惊喜”。

这堆数据里,有一个致命的错误。而这个错误的源头,来自另一个业务组——张组长负责的“火种计划”项目上个月的结项报告。这个张组长,是刘健在公司的死对头,两人为了一个技术总监的位置斗得你死我活。

机会来了。

我没有声张,而是“勤勤恳恳”地继续整理。到了周四下午,我把我那份基于错误数据做出来的、同样错误的报告交给了刘健。

果不其然,周五一早,刘健的咆哮声响彻整个办公室。

“林晚!你过来!这是你做的报告?数据完全对不上!你是猪吗?”

我被他骂得狗血淋头,委屈地抱着我的报告,眼圈都红了,半天憋出一句话:“刘……刘总监,我……我是完全按照张组长他们上个月的报告模板做的呀,你看,数据源都是一样的……”

我一边说,一边把两份报告并排摊开在他面前。

刘健的骂声戛然而止。他死死地盯着那两份报告,眼睛里闪过一丝阴狠的光。他明白了。

我的报告是错的,根源在于张组长的报告就是错的!

他没再骂我,只是不耐烦地挥挥手:“行了行了,我知道了。你先下去吧,报告我来处理。”

我“如蒙大赦”地跑回座位,趴在桌子上,肩膀一抽一抽的,像是被骂哭了。

白月还假惺惺地过来安慰我:“晚晚别哭了,刘总监就那样,对谁都凶。新人嘛,犯错很正常的。”

我抬起头,眼睛红红地对她笑了一下:“嗯,谢谢月月姐。”

(哭?老娘是激动得快憋不住笑了。刘健这条疯狗,终于闻到血腥味了。)

当天下午,公司高层会议上,刘健借着“数据误差”问题,向张组长悍然发难,直指其项目管理混乱、数据造假。张组长百口莫辩,被CEO当场痛批,扣除了整个季度的奖金。

而我,那个“犯了错”的新人,不仅没有被处罚,刘健还“大度”地在部门会上表扬了我“虽然业务不熟,但工作态度认真”。

我成功地用一次“失误”,递给了刘健一把刀,让他捅向了自己的敌人。而我,不仅完美隐身,还获得了他初步的“信任”。

(第一步,借刀杀人,达成。下一个,就该轮到你了,我的好姐姐,白月。)

4 第四章:星尘计划与鱼饵

张组长失势后,刘健心情大好,也愈发觉得我这个“听话又有点傻”的新人很好用。一周后,他把我叫进办公室,扔给我一个全新的项目企划案。

“小林,这个‘星尘计划’,你来看一下。”

我心头一震。

星尘计划。

就是它。前世,我凭借这个项目一战成名,也正是这个项目,成了压垮我的最后一根稻草。它技术难度极高,但商业价值巨大,是启航网络未来三年的核心战略。

刘健把这么重要的项目交给我,并非信任,而是因为这项目是个烫手山芋。做好了,功劳是他的;做砸了,锅就是我的。

“刘总监,这个……这个项目看起来好难啊,我怕我做不来。”我表现出应有的惶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