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导师李教授在办公室里语重心长地对我说:"林北,你是个好孩子,也很有才华。但现在的情况你也看到了,继续留在这里对你没有好处。"
"老师,您的意思是..."
"转专业吧。"他叹了口气,"或者转学。离开音乐圈,重新开始。"
"不。"我坚定地摇头,"老师,我不会放弃音乐。这是我的生命。"
李教授看着我,眼中满是同情:"孩子,有时候坚持并不是一件好事。"
那天晚上,我一个人在琴房里待到了天亮。我弹遍了所有我写过的歌,每一首都承载着我对音乐的爱,对苏晴的情。
但现在,这一切都被说成是抄袭。
第二天,我接到了一个陌生人的电话。
"林北吗?我是《音乐时代》杂志的记者张伟。我想和你谈谈关于抄袭事件的真相。"
我犹豫了一下:"真相?"
"是的。我觉得这件事有很多疑点。你愿意接受采访吗?"
我同意了。也许这是我证明清白的最后机会。
见面地点是学校附近的一家咖啡厅。张伟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看起来很专业。
"林北,我看过你的作品,也听过白雪儿的《逆风》。说实话,两首歌虽然旋律相似,但风格完全不同。"他掏出录音笔,"你能详细说说这首歌的创作过程吗?"
我从头到尾讲了一遍,包括创作灵感的来源、旋律的构思、歌词的修改过程。张伟听得很认真,还不时地做着记录。
"很详细,也很真实。"他放下笔,"但是林北,你有没有想过,也许这不是简单的抄袭纠纷?"
"什么意思?"
"我在娱乐圈混了十几年,见过太多黑暗的事情。华星娱乐为了一首歌大动干戈,这本身就很不正常。除非..."
"除非什么?"
"除非他们有更深层的目的。"张伟喝了一口咖啡,"比如说,为了捧红白雪儿,需要制造话题。而你,就是他们选中的牺牲品。"
我感觉后背发凉。如果张伟说的是真的,那么这一切都是精心策划的阴谋。
"但是我没有证据。"我沮丧地说。
"我有。"张伟的话让我瞬间清醒,"我认识一个华星的内部人员,他告诉我,白雪儿的《逆风》其实是买来的。"
"买来的?"
"对。华星花了一百万,从一个音乐工作室买下了版权。然后包装成白雪儿的原创作品。至于那个工作室的作品是从哪里来的..."
我明白了。有人偷了我的作品,卖给了那个工作室,然后工作室又卖给了华星。
"那我该怎么办?"
"我需要更多的证据。"张伟收起录音笔,"你能想想,还有谁知道你的作品?特别是那些早期的demo?"
我仔细回想,忽然想起了一个人。
"江辰。"我脱口而出,"他经常来我的工作室,也知道我电脑的密码。"
张伟点点头:"看来我们需要找江辰谈谈了。"
第四章
找到江辰比我想象中更难。
他被学校勒令休学后就消失了,室友说他回老家了,但我打他家里的电话,他父母说他根本没回去。
张伟利用自己的关系网帮我查找,终于在一周后找到了线索。
"他在市郊租了一间小公寓。"张伟开车带我过去,"据说最近经常有人去找他,开的都是豪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