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老妈在家族群被@到死,我决定掀桌了
“你儿子三十岁了还啃老?”
“天天在家打游戏,连个对象都找不到吧?”
“是不是心理有问题啊?”
家族微信群里,一条条语音像连环炮弹炸开。姑妈的声线尖利得能刮墙,二姨转发了一篇《三十岁还不立业的男人,多半废了》的文章,末尾加了个意味深长的微笑表情包——就是那个嘴角上扬、眼神阴暗的黄脸小人。
而我妈,在群里沉默了十分钟,终于回了一句:“他在写小说……挺努力的。”
瞬间,冷场三秒。
接着是堂哥发来的视频:他抱着刚满月的儿子,在三亚度假别墅阳台上晒太阳,配文:“男人三十,就该有房有娃有事业。”底下一片点赞和“羡慕”表情雨。
我妈默默退出了群聊。
五分钟后,她端着一碗泡面走进我房间,轻声说:“儿子,要不……你去考个公务员?”
我抬头看了眼屏幕右下角的时间:凌晨两点十七分。文档上写着第十八稿《重生之我在菜市场当首富》。泡面汤洒在键盘F键上,已经黏了三天没洗的碗堆在桌角,像一座微型垃圾山。
我咬了一口面,说:“妈,我要是去考公,咱家就真成笑话了。”
她叹气走了。
我盯着那碗泡面,忽然笑了。不是苦笑,是真的笑出声。
因为我知道——
这局,该我反手掀桌了。
---
我妈叫陈玉芬,今年五十六岁,退休小学语文教师,最爱的事是维护家庭和谐,最怕的事是我“被人看不起”。我爸早年跑长途货运,车祸去世得早,她一个人把我拉扯大,省吃俭用供我读书,结果我研究生毕业五年,存款为负,靠她每月三千养老金接济过日子。
在外人眼里,我是标准的“废物儿子”:没工作、没女友、没车没房,整天窝在家里敲键盘,嘴里说着“我要成为作家”,实际可能连出版社投稿邮箱都没找到。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
我不是写不出来。
我是被这群亲戚,恶心到写不下去。
从小时候开始,每逢过年,我就成了“对比工具人”。
堂哥成绩好,拿奖状;我就被问:“你怎么还在及格线徘徊?”
表姐考上编制,全家放鞭炮;我只能听着我妈道歉:“我家孩子读书不行,脑子笨。”
后来我考研上岸,本以为能扬眉吐气一回,结果人家孩子 already 在读博后了。
他们不需要我成功,只需要我失败,来衬托他们的“教育成果”。
而现在,我三十岁了,他们依旧不肯放过。
更离谱的是,我妈居然还信那一套:“亲戚都是为你好,骂你是提醒你。”
哈。
提醒我能提醒出抑郁症来吗?
上次体检,医生说我焦虑指数爆表,建议“减少原生家庭接触频率”。
我当场就想给我妈颁个“年度最佳精神施暴协助奖”。
但今天不一样了。
因为我刚刚收到了一封邮件。
发件人:全民作家平台编辑部
主题:您的作品《负债人生模拟器》已通过终审,签约即付预付款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