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周老三狐疑地打量着她,见她眼神笃定,不像是在说谎,又琢磨着空着房子也赚不到钱,最终哼了一声:“行,我就再信你一次。三天后要是见不到钱,你就等着睡大街吧!”

说完,周老三转身走了。苏清然关上门,靠在门板上长长地舒了口气。她摊开手心,看着那五块钱,又想起脑海里的系统提示,嘴角缓缓勾起。

8元就能抄底塑料壳,可她现在只有5块。不过没关系,作为金融分析师,凑齐这三块钱的办法,她有的是。1994年的温州,属于她的商战,从这一刻正式开始了。

2 激活挂!8元抄底塑料壳

关上门,苏清然立刻翻遍了这间十平米的出租屋。木板床底下藏着原主攒的半袋玉米面,墙角铁盒里散落着几枚一分、两分的硬币,她一枚枚数过去,连带着兜里的五块钱,总共只有5块3毛6分。

离8块钱的抄底价还差2块6毛4分,这在1994年的温州,够买两斤多大米,对现在的她来说却是道必须跨过的坎。苏清然坐在床沿,指尖敲着膝盖——系统预告三天后塑料暴涨,她必须在两天内凑够钱,还要赶在涨价前找到进货渠道。

她忽然想起记忆里的星火打火机厂。原主在装配车间工作,每天要给打火机装塑料外壳,而车间仓库旁的废料堆里,总有些没损坏的完整塑料壳被当成废品扔掉。

第二天一早,苏清然提前半小时到了工厂。天刚蒙蒙亮,废料堆被晨露打湿,散发着塑料的味道。她戴上手套,在一堆碎壳和铁皮里翻找,手指被边缘划破也顾不上,直到朝阳升起,终于挑出了三十多个完好的塑料壳。

“苏清然,你在这儿干什么?”车间主任王胖子叼着烟走过来,眼神警惕地盯着她怀里的塑料壳。

苏清然心里一紧,随即镇定地说:“王主任,这些壳子都是好的,扔了可惜。我想跟厂里换点钱,也好补贴家用。”

王胖子眯着眼打量她,原主平时沉默寡言,今天却敢主动开口,倒让他有些意外。他掂量了下那些塑料壳,又想起苏清然欠房租的事,最终摆了摆手:“行吧,这些壳子按废品价算,给你2块5。不过下不为例,厂里的东西可不能随便拿。”

苏清然连忙道谢,接过那2块5毛钱,加上自己的积蓄,终于凑够了7块8毛6分。还差1毛4分,她又去厂区门口的小卖部,帮老板娘看了半小时摊子,换来了2毛钱。

攥着凑齐的8块钱,苏清然直奔城郊的塑料批发市场。这里满是搭着帆布的摊位,各种颜色的塑料原料堆得像小山。她对照系统提示里的塑料型号,找到一家不起眼的摊位,老板正趴在桌上打盹。

“老板,这种型号的塑料壳怎么卖?”苏清然指着摊位上的白色塑料壳问。

老板抬头瞥了她一眼,不耐烦地说:“一块钱一个,要多少?”

“我要8个。”苏清然把8块钱递过去,心里按捺住激动。老板接过钱,随手把8个塑料壳塞进袋子里,压根没把这个买得不多的小姑娘放在眼里。

苏清然拎着袋子走出市场,阳光洒在她身上,她忍不住摸了摸袋子里的塑料壳——这不是普通的塑料壳,是她在1994年商海里挖到的第一块敲门砖。

回到出租屋,她把塑料壳小心地放在木箱里。脑海里的系统提示再次响起,确认三天后的暴涨预告无误。苏清然坐在窗边,看着远处工厂的烟囱,嘴角扬起自信的笑容。三天后,就是她翻身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