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北斗七星指向...东方苍龙?不,等等。我换了一种思路,将星图与图书馆的老建筑平面图对比——建馆之初,主楼布局竟是按星宿排列设计的!

北斗指向的地方是——地下书库。

地下书库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最初用作防空洞,后改为存放珍贵文献的恒温书库。这里灯光常年昏暗,空气中弥漫着旧纸与防虫剂混合的奇特气味。

凭借血书提示和星图对比,我确定了一个区域:C区第七架,存放的是民国时期地方志文献。这些书常年无人问津,书脊上积着薄灰。

我在书架前徘徊,手指掠过一排排书脊。到底是什么?血书提到的“线索”会以什么形式存在?

3 线索追踪

就在困惑之际,指尖触到一处异常。有一本书的书脊特别厚,与其他书籍明显不同。抽出来一看,是本市1942年的地方志年鉴,封面略显臃肿,似乎有夹层。

心跳加速。我用工具小心剥离封面衬纸,里面果然藏着一页泛黄的纸笺。

是另一份血书!笔迹相同,墨色更深,仿佛书写者正处于极度恐慌之中:

“他发现了我知道真相。赵钱孙李已去,下一个就是我了。但我们留下了线索,五个人,五条线索,指向最终的真相。我的部分藏在——”

文字在此中断,最后几个字被一大片褐斑覆盖,无法辨认。翻过纸背,有一行小字:

“第一个线索在《孟子》梁惠王上,第三章第七句。”

又是这种 cryptic 的提示!我立即返回地面,找到《孟子》相应章节。第三章第七句是:“仁者无敌。”

这算什么线索?我反复咀嚼这句话,不得其解。直到目光落在书架分类标签上——仁者无敌...“仁”字在目录分类中对应的是哲学类,“无”对应艺术类,“敌”对应军事类。三个类的交汇处是...历史文献区!

在历史文献区,我根据《孟子》提示的排列方式,很快找到了第二本藏有线索的书——《江北风物志》,内夹又一页血书:

“我们五人因宋版《礼记》而聚,也因此招来杀身之祸。那夜在藏书阁,我们发了毒誓,永不泄露秘密。但现在,他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