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个是叫胖子的三维建模师,技术宅,为人憨厚,但手上功夫堪称出神入化,任何复杂的模型在他手里都像玩积木一样简单。
我们四个人,在那个小小的出租屋里,组成了名为“奇点”的临时工作室。
一个被女友抛弃的前总监,一个刚毕业的愣头青,一个愤世嫉俗的“海归”,一个技术宅。
这个看似乌合之众的团队,却因为一个共同的目标,爆发出惊人的能量。
我们夜以继日地讨论,争吵,画图,建模。
我将我对“昭阳之光”的构想和盘托出。
我的方案,核心理念是“城市绿洲,生命之树”。我摒弃了传统摩天大楼那种冰冷、压迫的钢铁森林形象,而是将整个建筑群设计成一棵向上生长的巨树。
建筑主体采用仿生学结构,外立面覆盖着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的特殊材料,内部则是一个垂直的生态系统,有空中花园,有循环水道,有自然采光。它不应该只是一个商业中心,而是一个有生命,会呼吸的城市器官。
这个想法一说出来,连最大胆的苏黎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姜哥,这……这简直是科幻片里的东西!结构上能实现吗?成本会不会高到天上去?”
林萧也皱起了眉:“垂直生态系统的维护是个巨大的难题,还有外立面的材料,目前市面上有成熟的技术吗?”
我没有直接回答他们的问题,而是打开投影,放出了一叠厚厚的资料。
“这些是我辞职前就开始搜集和研究的。关于仿生学结构,我参考了蚁巢的结构力学原理;关于垂直生态,这是荷兰一家实验室的最新成果;关于外立面材料,德国一家新材料公司已经研发出了样品……”
我滔滔不绝地讲了两个小时,从设计理念,到技术可行性,再到成本控制,我将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到了。
三个人听得目瞪口呆。
他们没想到,在我那个看似天马行空的想法背后,是如此详尽、扎实的研究和准备。
“姜哥,”胖子一脸崇拜地看着我,“你简直是个怪物!这些东西你是怎么想到的?”
我笑了笑:“因为,有人告诉我,我只会画‘破图纸’。所以,我总得画点不那么‘破’的东西,来打她的脸。”
我的语气很平淡,但他们三人都听出了其中的不甘和锋芒。
他们没有追问我的过去,但从那一刻起,我能感觉到,这个小小的团队,真正凝聚成了一股绳。
在我们工作室热火朝天的时候,叶倾仙和陈峰也没闲着。
他们在圈子里高调宣布联手,组建了“星辰设计”工作室,专门为了“昭阳之光”项目。
陈峰利用他家里的资源,请来了业内好几个知名的设计师当顾问,到处宣传造势,俨然已经把“昭阳之光”当成了囊中之物。
叶倾仙也春风得意,以“星辰设计”首席设计师的身份,频繁出席各种行业酒会,接受媒体采访,大谈自己的设计理念。
有一次,我在行业网站上看到了她的专访。
记者问她:“叶老师,您对这次‘昭阳之光’的设计有什么独特的想法吗?”
她对着镜头,自信地微笑道:“我的理念是‘辉煌与权力’。昭阳市是一座正在腾飞的城市,它的新地标,必须是宏伟的,璀璨的,充满力量感的。它应该像一顶皇冠,加冕于这座伟大的城市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