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高三的学习压力巨大,但只要有空,他们就会来到银杏树下相会。赵志远总是滔滔不绝地讲述他的宏伟计划:考上北京名校,进入金融行业,赚大钱,买房子,把父母接出农村...

王娟则安静地听着,偶尔补充几句。她的成绩比赵志远稍差,但考上同一所城市的大学应该没问题。她想象着两人在北京共同打拼的未来,虽然有些害怕大城市的陌生环境,但更多的是期待。

高考前的冬天,赵志远因为家庭经济困难,差点辍学。王娟偷偷把自己的午饭钱省下一半,买参考书和营养品给他。当赵志远发现后,坚决不肯接受。

“你必须收下,”王娟坚持道,“你要考上好大学,实现我们的梦想。”

赵志远握紧她的手,眼中闪着泪光:“娟,我一定会成功,然后让你过上好日子。”

寒冬里,两人在银杏树下相拥取暖,许下无数关于未来的诺言。光秃的银杏树枝在风中摇曳,默默记录着少年人的誓言。

第二章 分道扬镳

高考结束后,银杏树已经披上盛夏的绿装。赵志远和王娟并肩坐在树下,紧张地等待成绩公布。

“如果我考得不好怎么办?”王娟突然问。

赵志远毫不犹豫地回答:“那我们就选一个分数低点的学校,反正一定要在同一所城市。”

王娟靠在他肩上:“可是你明明能上最好的大学...”

“没有你,上什么大学都没意义。”赵志远斩钉截铁地说。

这时,赵志远的手机响起,他接听后脸色顿时亮起来:“真的?太好了!谢谢老师!”

挂掉电话,他激动地抱起王娟转圈:“我考上了!北大金融系!超出一本线六十多分!”

王娟既为他高兴又为自己担忧:“太好了!我的成绩还没出来,但估计没那么好...”

就在这时,她的手机也响了。接听完后,王娟的脸色渐渐苍白。

“怎么样?”赵志远急切地问。

王娟咬着嘴唇:“差七分...不到一本线。只能上二本了。”

赵志远愣住了,但很快振作起来:“没关系!北京有很多二本学校,我们可以都在北京!”

然而现实远比想象残酷。王娟的家庭条件不好,下面还有两个弟弟妹妹要上学,父母明确表示只能供她读一年学费较低的农业大学,或者复读一年再考。

与此同时,赵志远收到了北大录取通知书,全县唯一一个考上北大的学生。县政府甚至给了他一笔奖学金,当地企业也纷纷资助,解决了他大学四年的学费和生活费。

八月底,银杏果开始成熟,散发出特殊的气味。赵志远和王娟再次站在树下,面临分别。

“我打听过了,北京的二本学校学费太贵,我家负担不起。”王娟低声说,“我决定上农大,至少能学些技术,回家帮父母料理果园。”

赵志远急切地说:“我可以兼职赚钱帮你付学费!”

王娟摇摇头:“你一个人在北京也不容易。再说,你妈妈已经找我谈过了...”

赵志远脸色一变:“我妈找你?说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