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自信,也回来了。
我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
我的野心,远不止于此。
我开始扩大生产,寻找更专业的合作伙伴。
就在我的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
一个我做梦都想见到的人,走进了我的店里。
他穿着一身白衬衫,干净清爽。
戴着一副金丝眼镜,斯文儒雅。
他的目光,落在我设计的,一件旗袍改良款的连衣裙上。
“这件衣服,很有灵气。”
他的声音,温润如玉,像春风,拂过我干涸的心田。
我猛地抬起头。
是他。
陆远州。
我们,终于,以一种我从未想象过的方式,重逢了。
第四章 重逢之喜与暗流涌动
“苏离?”
陆远州也认出了我,脸上写满了惊讶和藏不住的欣喜。
“你怎么会在这里?”
“我……我在这里开了家店。”我紧张得手心都在冒汗,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情窦初开的年纪。
“这家店,是你开的?”他环顾四周,眼神里满是赞赏和探究,“很了不起。”
他一定不知道。
这家店,就是为了他,才开在这里。
我把店开在大学城。
就是为了,能离他近一点。
他是这里,最年轻,也最受欢迎的经济学教授。
是所有学生,都仰慕的学术明星。
也是我,遥不可及的白月光。
“你……你不是应该,结婚了吗?”他犹豫了很久,还是问出了口,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emen察的紧张。
“没有,退婚了。”我故作轻松地说,心里却因为他的问题,泛起了甜蜜的涟漪。
他的眼睛,瞬间就亮了。
那是一种,失而复得的,巨大的喜悦。
我们站在店里,相顾无言。
空气中,却有一种奇妙的化学反应,在悄然发酵。
“你的衣服,很好。”最终,还是他先打破了沉默,恢复了教授的冷静和睿智,“但是,你的商业模式,还停留在小作坊阶段,这会限制你的发展。”
“怎么说?”我立刻像个好学的学生,认真地请教。
“你应该建立自己的品牌,掌握核心设计和生产链,而不是只做一个零售商。”他推了推眼镜,侃侃而谈。
“你应该有自己的工厂,才能控制成本和质量,才能应对市场的快速变化。”
“你应该拓展线上渠道,利用新兴的互联网,而不是只守着这一家实体店。”
他说的每一句话,都像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我看着他,眼睛里,全是崇拜的小星星。
“陆老师,你太厉害了!”
他被我逗笑了,耳根微微泛红。
“我们是同学,叫我远州吧。”
从那天起。
陆远州,成了我店里的常客。
他会帮我分析财务报表,会教我如何进行品牌营销,会给我讲最前沿的商业案例。
他成了我的,免费商业顾问。
也成了,我生命里,不可或缺的光。
在他的指导下。
我的事业,开始腾飞。
我用赚来的钱,收购了一家濒临破产的服装厂,建立了自己的生产线。
我注册了“苏离”品牌,成了九十年代,最早一批,尝试电商的人。
我的品牌,很快,就从北京,火到了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