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我说,“但我有,傅总你没有的东西。”
“是什么?”
“是能让林安安,身败名裂的,东西。”
5
傅司砚是个聪明人。
他没有问我有什么“东西”,也没有问我和陆延辰、林安安之间有什么恩怨。
他只在乎利益。
而我给出的计划,足以让他,在扳倒陆延辰这个老对手的同时,获得巨大的商业利益。
我们的合作,一拍即合。
有了傅氏集团这个强大的后盾,我的计划,开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
一场针对“辰星集团”的资本战争,悄然打响。
我利用自己对金融市场的敏锐嗅觉,配合傅氏的雄厚资本,在暗中,一点点地,蚕食着辰星集团的股价。
陆延辰很快就感觉到了压力。
他焦头烂额地,应付着来自市场的恶意狙击,完全没有精力,再去深究顾笙和苏念之间的关系。
而我,则将主要的精力,放在了林安安的身上。
我让秦屿,帮我联系到了当年,报道那场火灾的几个记者。
我以一个“知情人”的身份,匿名向他们,提供了一些关于火灾的,“新的线索”。
比如,林安安声称自己为了救陆延辰,手臂被严重烧伤。但为什么,她第二天,就能穿着无袖礼服,光彩照人地出席活动?
比如,她声称自己是第一个发现火情并报警的人。但为什么,消防队的出警记录显示,第一个报警的,是一个匿名的、使用了变声器的女人?
这些线索,像一颗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网络上,激起了一圈又一圈的涟漪。
关于林安安“火海救人”的英雄事迹,第一次,出现了质疑的声音。
林安安的公关团队,立刻下场,删帖,发律师函,企图将这些“谣言”压下去。
但他们越是这样,网友们的疑心,就越重。
而陆延辰,也看到了这些新闻。
他想起了那枚烧焦的袖扣。
想起了那句“你救错了人”。
想起了订婚宴上,顾笙那双冰冷的、看透一切的眼睛。
怀疑的种子,一旦种下,就会在他心里,疯狂地生根发芽。
他开始,不动声色地,重新调查那场火灾。
他动用了自己所有的人脉,找到了当年负责那个案子的消防员,找到了医院的医生,甚至,找到了林安安当时身边的工作人员。
他发现,所有人的证词,都和林安安自己说的,有着或多或少的出入。
尤其是,那个最关键的证据——林安安手臂上的“烧伤”。
他找到了当时为林安安“治疗”的医生。在巨大的压力和利诱之下,那个医生,终于吐露了实情。
林安安手臂上的,根本不是烧伤。
那只是,轻微的擦伤。是她在逃离火场时,不小心蹭到的。
是她,让医生伪造了病例,将小小的擦伤,夸大成了“为救爱人而留下的伤疤”。
陆延辰拿着那份真实的病例报告,坐在车里,抽了整整一包烟。
他心中那座,为林安安建立起来的,圣洁的,完美无瑕的雕像,在那一刻,出现了一道,细微的,却触目惊心的裂痕。
他回到家。
林安安像往常一样,温柔地,为他准备了晚餐。
“延辰,你回来了。”她笑着,想为他脱下外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