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类型: 科幻末世 / 现实情感 / 生存 / 男性视角

1 锈蚀的世界与沉重的背包

风,像呜咽的幽灵,穿过锈蚀的钢筋和坍塌的混凝土骨架,发出令人毛骨悚然的尖啸。天空是永恒的昏黄色,被经年不散的辐射尘和化学烟雾笼罩,阳光艰难地穿透下来,给这片死寂的大地投下病态的光晕。

我,吴锋,用一块脏得看不清原色的布捂着口鼻,弓着腰,在一座巨大城市的腐朽尸骸中艰难穿行。脚下是厚厚的灰尘和碎砾,每走一步都会扬起一片呛人的烟尘。空气中弥漫着铁锈、臭氧和某种难以形容的腐败甜腻气味,这是“大崩塌”之后世界固有的味道。

我的背上是一个几乎和我一样高的巨大行军背包,里面塞满了我这次外出“拾荒”的收获:几块从废弃太阳能板上艰难拆下的光电芯片(希望还能用)、一小捆勉强能当燃料的聚合物管线、几个锈迹斑斑但或许能拆出零件的机器轴承,以及最珍贵的——三瓶密封完好的纯净水和五罐过期不知道多少年的合成食物罐头。

这些就是我活下去的资本,也是我必须要带回去的“税”。

我的左腿有些跛,那是去年冬天为了躲避一群变异鬣狗,从一处断壁上跳下来时摔伤的,没好利索,每到阴冷天气或者像这样长时间行走,就会钻心地疼。但我不能停下。这片区域的资源越来越稀缺,危险的“东西”却越来越多。

我抬起手腕,看了一眼上面戴着的盖格计数器,表盘上的指针在绿色和黄色区域之间危险地摇摆,发出轻微的“咔嗒”声。辐射水平依旧超标,但不能久留。

“大崩塌”过去已经不知道多少年了。战争?瘟疫?还是人类自己玩脱了的某种科技?众说纷纭,但原因早已不重要。重要的是,旧世界轰然倒塌,文明碎成了一地渣滓。幸存下来的人们,像蟑螂一样,在废墟的缝隙里挣扎求存。法律、道德、秩序?那都是博物馆里的概念了。如今唯一的法则,就是活下去,不惜一切代价。

而我,不仅要为自己活下去,还要为“巢都”活下去。

“巢都”并不是什么宏伟的城市,它只是藏在这片废墟深处地下的一座废弃地铁枢纽站。那里聚集着几十个像我一样的幸存者,老弱妇孺占了大半。我们抱团取暖,艰难地维持着最低限度的生存。每次外出拾荒,每个人都必须带回足够份额的物资,否则,分配食物和净水时,份额就会减少,甚至被驱逐。这就是“巢都”冷酷却必要的规则。

我喘着粗气,靠在一根扭曲的钢梁上稍作休息,小心地环顾四周。死寂,除了风声。但这死寂往往意味着最大的危险。那些变异的生物,或是更可怕的——其他失去了人性、沦为掠夺者的幸存者,都可能隐藏在任何一个阴影里。

我必须在天黑前赶回去。夜晚的废墟,是属于那些更恐怖的东西的。

2 意外的发现与致命的抉择

调整了一下呼吸,我准备继续向“巢都”的方向前进。就在我转身,目光扫过侧前方一栋半塌的巨型建筑时,我的脚步猛地顿住了。

那栋建筑……很奇特。它曾经显然极其宏伟,即使现在大部分结构都已坍塌,残留的主体部分依然显示出一种与周围商业或住宅楼截然不同的、冷峻而坚固的气质。它的外墙覆盖着厚重的特殊合金板材,虽然布满了锈迹和烧灼的痕迹,但整体结构看起来异常坚固,甚至大部分窗户都还保持着完整——是一种特殊的强化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