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业和林建民对视一眼,都点了头:「娘吃过的盐比我们吃的米多,照做就是。」
第二天,兄弟四个去了水库,特意选了西头坡挖。
到了第五天,突然听见东头坡传来惊叫,东头坡真塌了!
王家小子被埋了半截,众人慌忙挖土救人,好不容易把人拉出来,他的腿已经断了,疼得直哭。
消息传到林家,林建国后怕地拍腿:「幸好听了娘的话,不然今天埋在下面的就是我们!」
赵娣来坐在炕沿上,只是轻轻叹了口气:「万幸你们没事。」
第 6 章:第一次「蹭福利」
天还没亮,赵娣来就蹲在灶台前烧火,锅里熬着的糊糊冒着热气。
这是她把炕洞下藏的半袋小麦磨成粉做的,每天早上都给林家几个孩子煮一碗。
「娘,您又起这么早。」
大儿媳端着碗进来,「这粉够喝几天?」
「省着点,能撑到月底。」
赵娣来搅着锅,「别让外人知道,现在粮金贵。」
刚盛好糊糊,邻居张婶就掀帘进来,眼睛直盯着孩子们手里的碗:
「娣来婶,你家咋有白面做糊糊?这年景可少见。」
赵娣来把蓉啊抱到怀里,笑着回话:
「是蓉啊她舅舅给的,他在粮站上班,攒了点细粮,特意送来给孩子补身子。」
张婶凑过来,小声问:「那你舅舅还能再弄点不?我家小子也想喝口。」
「他那也紧张,就这点够我们娃喝几天。」
赵娣来摆手,「你要是急,我匀你两把玉米面,白面是真没有了。」
张婶见状,只好点头:「那先谢了,玉米面也行。」
张婶走后,蓉啊捧着碗,「咿呀」着往赵娣来怀里蹭。
赵娣来用粗糙的手指点了点她的小鼻子:「我们蓉啊最乖,不吵不闹。」
蓉啊含着勺子,对着赵娣来笑。
赵娣来又说:「将来准有出息,不白让奶奶疼。」
大儿媳在旁笑着接话:「蓉啊从小就懂事,将来肯定比小子强。」
赵娣来点点头:「那是,我家蓉啊是个有福的。」
第 7 章:饥荒后的「好日子」
1962 年的春天,风里终于没了饥荒的味道。
村里分新土地那天,赵娣来揣着尺子,领着四个儿子往地里走。
「老大,你看这块地向阳,种高粱最合适。」
赵娣来蹲下身扒拉土,「高粱耐旱,就算天旱也能有收成。」
林建国点头:「娘,听您的,我这就记下来。」
「还有你们仨。」
赵娣来转向二儿子、三儿子和四儿子,「回家在院子角落清出块地,种上南瓜。」
林建军挠头:「娘,种南瓜干啥?不如多种点玉米。」
「你懂啥?」赵娣来拍了下他手背。
「南瓜好养活,结得多,冬天能当菜吃,还能给孩子们当零食,比玉米实用。」
林建业接话:「娘说得对,咱听娘的,回头就去翻地。」
林蓉已经能扶着墙走路,每天都跟在赵娣来身后往菜园跑。
赵娣来拿瓢浇水,她就蹲在旁边拔草。
「蓉啊,慢着点,别摔了。」赵娣来看着她,眼里满是笑意。
林蓉「咿呀」应着,小手还在扒拉草叶。
等赵娣来摘南瓜花,她就举着小篮子递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