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的“夜阑珊”餐厅包间里,赵凯果然带了个陌生人。“辰辰,这是周总的助理,王浩。”赵凯热情地介绍,“王助理,这就是我常跟你说的发小,林辰。”
王浩起身递来名片,笑容客套却带着疏离:“林总年轻有为,周总常提起你。”
林辰不动声色地接过名片,指尖微凉。前世这个王浩,就是帮周明远起草那份“陷阱合同”的人。他淡淡一笑:“周总太客气了,我就是跟着前辈们学经验。”
酒过三巡,赵凯终于忍不住开口:“辰辰,你那城东的地,真打算建建材厂啊?我听人说那边要搞商业开发,建厂房是不是太浪费了?”
“没办法,家里是做建材的,熟门熟路。”林辰夹了口菜,语气随意,“而且厂房投入小,见效快,先试试水。”
王浩端着酒杯凑过来:“林总倒是务实。不过说实话,城东那块地位置一般,周总之前也看过,觉得性价比不高,就放弃了。”
林辰心中冷笑,周明远哪里是觉得性价比不高,分明是被他上次在拍卖会上抬价吓退了,现在又想装腔作势探他的底。他举杯碰了碰王浩的杯子:“每个人眼光不一样,我觉得值就行。”
一顿饭下来,林辰滴水不漏,既没暴露自己的真实意图,也摸清了周明远的动向——他果然在盯着城东,但暂时把精力放在了城南的一个住宅项目上。
送走赵凯和王浩,林辰立刻给李涛打了电话:“涛子,周明远盯上城南了,城东这边暂时安全。但我们得加快进度,下个月必须把厂房主体建好,同时注册一个新公司,专门做建材贸易。”
“新公司?”李涛有些疑惑,“林氏建材不是好好的吗?”
“林氏的招牌太老,很多新客户不认。”林辰解释道,“新公司叫‘辰星建材’,主打高端建材和定制服务,正好对接城东新区的高端楼盘项目。而且分开运营,就算以后有风险,也不会影响林氏的根基。”
李涛彻底服了:“行,都听你的,你说怎么干就怎么干。”
接下来的日子,林辰彻底忙了起来。白天泡在厂房工地,晚上就对着电脑研究互联网项目。2004年的中国互联网,还处在门户网站称霸的时代,但电商的火苗已经开始萌芽。前世他错过了淘宝的崛起,这一世,他必须抓住这个机会。
他盯上了建材电商——当时还没人专门做这个领域,大多是零散的信息发布,没有完整的交易链条。林辰打算先做一个建材资讯平台,聚集供应商和采购商,积累用户后再推出交易功能。
他找到了大学时的计算机系同学张磊,张磊当时正在一家小软件公司做程序员,才华横溢却怀才不遇。林辰直接抛出橄榄枝:“跟我干,我出启动资金,你当技术总监,占公司20%的股份。”
张磊又惊又喜:“建材电商?这能行吗?现在大家都习惯线下拿货。”
“现在不行,不代表以后不行。”林辰打开自己做的商业计划书,“你看,城东新区未来两年要建二十多个楼盘,采购需求巨大。我们的平台能帮他们比价、找货源,还能提供物流对接,肯定有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