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第一章 故纸堆里的家

苏清鸢推开 “古籍斋” 的木门时,铜环碰撞的声响在青石板巷里漾开,惊起檐角下栖息的麻雀。已是深秋,巷子里的法国梧桐落了满地金黄,叶片被风吹着,卷过书店门槛,停在她脚边。她弯腰捡起叶子,指尖触到叶脉间的凉意,像触到了这家百年老店沉淀的时光。

“清鸢回来了?” 柜台后传来母亲沈曼君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沈曼君正用软布擦拭一本线装书,老花镜滑到鼻尖,露出鬓边新添的白发。苏清鸢放下行李箱,走过去接过母亲手里的布,动作轻柔地擦拭书脊上的 “论语” 二字 —— 这是父亲苏景年生前最珍爱的版本,书页间还夹着他年轻时用铅笔写的批注。

“妈,我把工作室的收尾工作处理好了,以后就回来帮您。” 苏清鸢的声音温和,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定。三个月前,父亲突发心脏病离世,留下这间经营了三代人的古籍书店和一屋子待修复的古籍。彼时她正在北京的古籍修复工作室跟着师父学艺,接到消息时,手里还拿着镊子,正小心翼翼地修补一张宋代的残卷。

沈曼君叹了口气,拉过女儿的手,掌心触到她指节上的薄茧 —— 那是常年握刻刀、镊子磨出来的。“你在京城发展得好好的,回来做什么?这书店……” 她话没说完,就被苏清鸢打断:“妈,古籍斋是爷爷传下来的,是咱们的家,不能在咱们手里断了。”

苏清鸢的目光扫过书店。书架上摆满了线装书,从经史子集到诗词歌赋,泛黄的书页间弥漫着淡淡的墨香和霉味。墙角的八仙桌上,放着父亲没修复完的《金刚经》残卷,宣纸散落在桌上,像一片片破碎的时光。她走过去,拿起一张残卷,对着光仔细查看,指尖拂过残缺的字迹,心里泛起一阵酸楚。

晚上,苏清鸢躺在二楼的房间里,翻来覆去睡不着。房间里还保留着她小时候的模样,书桌上摆着她中学时的奖状,墙上贴着她画的古籍修复步骤图。她起身走到窗边,看着巷子里的路灯,思绪飘回小时候。那时父亲经常抱着她,在书店里教她认古籍上的字,告诉她每一本古籍都有自己的故事,修复古籍,就是为了让这些故事继续流传下去。

就在这时,楼下传来轻微的声响。苏清鸢披起外套下楼,看到母亲正坐在柜台前,手里拿着一张照片默默流泪。照片上是年轻时的父亲和母亲,他们站在古籍斋的门口,父亲手里拿着一本线装书,母亲依偎在他身边,笑容灿烂。“你爸总说,等你学成回来,咱们一家三口一起把古籍斋经营好,可他……” 沈曼君哽咽着说不下去。

苏清鸢走过去,抱住母亲的肩膀:“妈,还有我呢。以后我和您一起,把古籍斋经营好,完成爸爸的心愿。” 她知道,未来的路不会容易,但只要守住这家书店,守住这些古籍,就是守住了父亲的心血,守住了这个家。

第二章 意外的访客

第二天一早,苏清鸢就开始整理书店里的古籍。她把需要修复的古籍分类整理,登记在册,忙得不亦乐乎。沈曼君看着女儿忙碌的身影,心里既欣慰又心疼。她知道,女儿从小就喜欢古籍,跟着父亲学过一些修复技巧,后来又去京城专门学习,如今的修复技术已经很精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