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许栢林洗完碗从灶火出来,王张氏看着他说:“你给咱瓮里把水挑满,晌午好做饭,咱后院就有井。”

许栢林一听赶快提起灶火旁的水桶和扁担,往后院走去,到了后院才发现,后院不仅有井,还有个牲口棚,里面拴着两头牛,两只羊和一头毛驴,都低着头吃着地上的草,见有人过来,牛扬起头哞哞的叫了几声,又低头吃起草来。

许栢林也没磨叽,直接掀开井上的挡板,把水桶挂在绳索最底端挂钩上,放到井上空摇动辘轳,水桶随着辘轳的转动慢慢下到井里,水桶侧着从水面沉下去,没入井里装满了水,辘轳上挂着的铁链子突然一紧,许栢林知道水桶已经装满水,赶快摇动辘轳,满满的一桶水就被绞了上来,他把桶拉到身边,接着把另一只桶如法炮制。

不一会,许栢林就用扁担挑了两桶水到灶火,来回跑了几趟,瓮里面的水就满了。

许栢林去把井上的挡板盖上,一是怕有脏东西掉进去,二是怕谁不注意没踩稳,把人掉下去。

许栢林满头大汗的从后院出来,走到王举人面前说:“东家,水挑完咧,你看现在干啥?”

王举人满意的点着头,“你跟我来。”许栢林跟着王举人来到后院,王举人指着牲口棚说:“你看这牛啊羊啊的,都要喂,你们把农活干完,回来的时候顺便割些草回来,把这牲口一喂,这牲口棚过几天就要拾掇一回,把粪攒哈上到地里去。”

许栢林听王举人说着,不停的点着头记在心里,吃人家的饭就要忠人家的事。

“走,跟我到地里转一圈,看咱家的地在哪,”王举人说完就往外走,许栢林跟在后面,路上王举人给他讲了这个村子的情况。

原来这个村子叫北里村,整个村子有五十多户人家,还算是附近这一片里比较大的村落,都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由于挨着泾河近,所以庄稼没有像别的地方那样靠天吃饭,旱灾年颗粒无收,虽然没有大富大贵,但也能维持个温饱。村里人世世代代的生活在这里,已经习惯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

王举人边说边走,许栢林是边走边听,走了大概一里地,王举人站在地头,指着挨近渠岸的一片地说:“你看,从这里到那边,都是我家的地,一年种两季,一茬麦子,一茬苞谷,有时候在苞谷地边点些豆子,就够一家人吃的咧。这几天麦子刚割完,准备种苞谷,你兄弟俩来的刚是时候,我把种子都买回来咧,原本想找人明天开始种哩,你看明天能不能开工干?”

许栢林看着这么大一片地,上面还留着没有割净的麦茬,“行,东家,我明天就干,我兄弟明天如果能好利索,他也能行,你放心。”

王举人看着许栢林,笑着说:“你们给我家干活,我不会亏待你们的,饭管饱!”

“行,东家,我跟我弟记着你的好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