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午夜幽灵相机
手机的冷光又一次打在我的脸上,又一次在凌晨3点把我从浅眠中拽醒。
不是消息提示音,不是闹钟,又是那该死的相机启动了一下,仅仅一下,屏幕亮起又熄灭,像一只眼睛在枕边盲目地开合。
我的心脏在胸腔里笨重地撞了一下。又来了。连续第七个晚上了。
我摸索着抓过手机,屏幕漆黑,映出我被黑暗削去了一半轮廓的脸。
解锁,主屏幕安然无恙,所有图标安静呆在原地。
没有运行中的相机后台,没有意外的相册更新提示。
一切正常。
第一次发生时,我以为是梦,是睡糊涂了的错觉。
第二次,我怀疑是某个流氓软件的后台活动。
第三次,我骂骂咧咧地检查了所有后台权限,关闭了一切可能的自动更新和云同步,恢复了出厂设置。
毫无用处。它就像顽固的生理周期,或者一个寄居在集成电路里的幽灵,准时在凌晨3点,执行一次无人知晓的拍摄。
黑暗里,只有我的呼吸声,越来越清晰,也越来越紧绷。
卧室像个被黑暗浸透的盒子,家具模糊的轮廓像是凝固的怪物。
我死死看着手机,仿佛它能给我一个答案,或者下一刻就会再次亮起,抓拍到我此刻惊恐愚蠢的表情。
最终,什么也没发生。
疲惫混着疑虑,慢慢爬回来。我把它扔回床头柜,屏幕朝下,眼不见为净。翻了个身,用被子蒙住头,试图把自己重新埋进睡眠里。
但我知道,我睡不着了。那无声的相机启动声,扎进了我日常生活的皮囊之下,有什么难以言喻的东西,正顺着那个小孔,一点点渗漏进来。
第二天我顶着两个黑眼圈去上班。同事打趣问我是不是半夜偷鸡去了,我勉强扯出个笑,没接话。
白天的一切都带着一层虚浮的正常感,阳光刺眼,人声嘈杂,可那凌晨3点的寂静顽固地残留在我意识的底层。
下班回家,我站在卧室门口,第一次如此认真地审视这个房间。
双人床,另一边空着。衣柜。书桌。没什么特别的。那个小小的床头柜,和上面的手机,看起来无辜又沉默。
鬼使神差地,我走过去拿起它。
然后,我点开了相册。
最近项目。最后一张,还是昨天下午我拍的工作文件。往下滑,全是日常的碎片:食物,天空,路边的猫,截图,没有了,什么都没有。和之前每一次检查的结果一样。
也许真是我压力太大了?出现了幻听?或者某种新型的手机病毒,隐蔽到极点的恶作剧程序?
我烦躁地退出相册,认定是自己神经衰弱。
2 隐藏相册的秘密
但就在洗瓶的前一刻,强迫症般的偏执,让我点开了“已隐藏”相册。我从不使用这个功能。
里面躺着七张照片。
全是卧室的夜景。像素构成的浓稠黑暗。
第一晚的,模糊不清,只能借着窗外漏进来的极其微弱的光,勉强看出床和衣柜的轮廓。
第二晚,似乎清晰了一点。
第三晚,第四晚,角度在不断微调,像是那个持握着手机的“东西”在寻找更好的取景框。
我的血液慢了下来,凉意涌入大脑。我一张张放大,仔细地看,心脏在耳膜里咚咚地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