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再者,”使者声音更冷,“本使亦乃飞升英灵,生前乃一统八荒、奠定万世基业之帝王,麾下猛将如云,谋臣如雨,似你这等功绩者,殿外巡守中,车载斗量,有何不满?”

一番话,如冷水浇头,令我魂体微颤。

我凝神感应,方才察觉,这英灵殿浩瀚无垠,连接着无数时空长河。我所熟知的三国,我所效忠的季汉,我所经历的波澜壮阔,不过是其中一段微小的支流。无数英雄豪杰,如同星辰般在此汇聚。

所谓“英灵”,并非按其生前功业与品德评定,而是按其“名望”、“传说度”以及所能提供的“念力”品质与数量来划分等级。

引路使者离去,马超略一迟疑,行至我身边,低声道:“子龙将军?勿要介怀。此地规则如此。至少,我等之名,可庇佑故土一二气运。”

他挥手间,一面水镜浮现,其中景象正是成都武侯祠,香火鼎盛,我的塑像立于偏殿,受人敬仰。还有许多说书人,正唾沫横飞地讲述着长坂坡的故事,孩童们眼中闪烁着崇拜的光芒。

他们深信,他们的赵将军已在仙界成为天神,护佑蜀地。

他们不知,他们心中的天神,只是英灵殿外廊一名看守高台的兵卒。

2、

巡守望乡台的日子,漫长到几乎凝固。

所谓的“虚空煞气”极少来袭,大部分时间,我只是伫立台边,望着台下那无尽云海——那是由无数世间生灵的念头、记忆与传说汇聚而成的“念力之海”。透过云海,偶尔能窥见一丝下界景象,却如雾里看花。

在此地,我等巡卒的魂力增长极为缓慢,仿佛被某种规则限制。如同生前练武,却遭遇了无法突破的瓶颈。

与我一同巡守此段的,是秦朝的将领蒙恬。他北逐匈奴,修筑长城,功勋卓著,死后亦得飞升。

然后,他得到了和我一样的工作。

除蒙恬外,偶尔能与我说话的,是后来也被分配至附近“典籍廊”担任守藏吏的蜀汉同僚——黄汉升。黄老将军凭借一手神射之技,在评定中得了“佳”等,虽未入神战营,却也比我等稍好。

黄忠时常会偷偷带一点神战营那边流出的“凝神香”的边角料给我,那东西能让我被禁锢的魂力稍感舒缓。

这般枯燥岁月不知过了多久,直至“时空乱流”的冲击到来。

那是由无数负面念头、破碎的时空碎片以及湮灭的传说形成的恐怖潮汐,毫无征兆地拍击在英灵殿的外围屏障上!

望乡台首当其冲!

刺耳的警报响彻廊道。蒙恬将军第一时间擎起他的制式光戈——英灵殿配备的武器,怒吼着迎上:“稳固阵线!护持英灵殿!”

那乱流毫无意识,只有纯粹的毁灭性能量,一道漆黑的浪涛般拍打而来,瞬间淹没了蒙恬的身影。

他身上的魂甲光华急剧闪烁,如同风中残烛,连惨叫都未能发出,魂体便如同被投入烈火的纸张,迅速消散、湮灭,彻底化为虚无。

真正的神形俱灭。

蒙恬驻守此地已数百年,平日最爱与我念叨他修筑长城时的艰辛,北击匈奴时的豪情,还有对那位始皇帝陛下的复杂追忆。

乱流继续席卷,逼近我。我试图激发魂力,却感到前所未有的滞涩与沉重。死亡的气息冰冷彻骨,并非肉体的消亡,而是存在痕迹的彻底抹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