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1 2090 年的新广州

2090 年的新广州,已然是一座高度发达的未来都市。城市中高楼大厦林立,街道上,磁悬浮汽车风驰电掣般穿梭其中,智能交通系统让一切井然有序。天空中,时不时有小型飞行器呼啸而过。城市的中心区域,是繁华的商业区,全息投影广告随处可见,人们穿着时尚且充满科技感的服装,在虚拟与现实交织的世界中购物、娱乐。

而在城市的边缘,有一座高科技园区。这里与繁华喧嚣的市中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园区内安静而神秘。四周被高大的防护墙环绕,墙顶闪烁着微弱的蓝光,那是先进的安全防护系统在运行。园区内绿树成荫,不过这些树木并非自然生长,而是经过基因改造的品种,它们生长迅速且具有净化空气的特殊功能。道路两旁整齐地排列着各种科研建筑,每一栋建筑都采用了最先进的材料和设计理念,外观简洁而富有科技感。

张德澜的实验室就位于这座高科技园区内。实验室的外观看起来并不起眼,是一座灰白色的建筑,但其内部却隐藏着无数的高科技设备。

实验室里摆放着一排排精密的基因测序仪和分析设备,平日里,张德澜教授与他的助手们穿着白衣大褂,在这一片区域里专心致志的研究着各种实验。

张德澜从小就对自然界充满了好奇。他的童年是在乡下祖父母家中度过的。年幼时的张德澜常常蹲在田边,看着那些作物在阳光的照耀下茁壮成长,心中充满了疑惑。他不明白,为什么植物能通过阳光获得能量,而人类却需要不断地进食各种食物。这个疑问就像一颗种子,在他的心中生根发芽,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

为了探寻这个问题的答案,张德澜踏上了科研之路。他在大学期间选择了生物学专业,并且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进入了顶尖的科研机构继续深造。在漫长的科研生涯中,他遇到了无数的困难和挑战。每一次实验的失败,都像是一记沉重的打击,但他从未放弃。他不断地查阅资料,与同行们交流探讨,改进实验方法。

张德澜如今成为了一名经验丰富的生物学家,他想起了小时候的疑问,提出了将光合作用与人体结合的实验,并全身心地投入到将植物的光合作用属性移植到人体内的研究中。

数年如一日的坚持,让他在这个领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他已经成功地提取出了植物中与光合作用相关的关键基因,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然而,要将这些基因安全、有效地移植到人体内,并且让它们在人体内正常发挥作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张德澜坚信,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他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让人类像植物一样通过阳光自给自足地产生能量。

这一日,张德澜和助手们围坐在会议桌旁,面前摊开着各种实验数据和报告。大屏幕上,展示着植物光合作用基因的复杂图谱。

张德澜神情严肃,手指着屏幕:「我们已经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关键基因有了一定的了解,下一步就是要把这些基因安全地导入人体细胞。但这其中存在很多未知因素,大家先说说自己的想法。」

助手小李推了推眼镜,眼神专注:「张教授,我觉得我们可以先从动物实验入手,比如小白鼠。通过对小白鼠的实验,可以初步了解基因导入后可能出现的反应,这样能降低直接在人体细胞上实验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