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当第一垄土豆,从地里被刨出来时,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惊天的欢呼。

只见那地里,一窝接着一窝,全都是,圆滚滚,黄灿灿的土豆!大的,比成年人的拳头还大!

农人们,用最原始的办法,现场测产。

一块标准的一亩地,刨出来的土豆,足足装了三十多筐!

经过称重,总产量,达到了惊人的,两千三百斤!

换算成这个时代的单位,就是,二十三石!

比顾安当初说的,还要多!

紧接着,是玉麦的采收。

那一人多高的秸秆上,挂着一根根,金黄饱满的玉米棒子。

掰下来,剥开苞叶,里面是,排列整齐,如同珍珠玛瑙一般的,玉米粒。

测产结果,同样喜人。

亩产,一千八百斤,十八石!

“天佑我大夏!天佑我大夏啊!”

夏允昭,捧着一个沉甸甸的土豆,激动得,热泪盈眶。

他看到了,大夏王朝,崛起的希望!

百姓们,更是,沸腾了。

他们看着那些,堆积如山的粮食,仿佛看到了,自己未来,吃饱穿暖的好日子。

无数人,自发地,向着顾安,跪了下去。

“神使大人!”

“您是上天派来,拯救我们的活菩萨啊!”

在震耳欲聋的欢呼声中,顾安,成了百姓心中,真正的“神”。

而丞相李思源,看着被众人,簇拥在中央的顾安,脸色,比锅底还黑。

他知道,自己,已经无法,阻止这个人的崛起了。

丰收大典之后,夏允昭,立刻下旨。

封顾安为“安国君”,食邑千户,入主政事堂,参议国事。

这个封赏,不可谓不重。

顾安,从一个,来历不明的“方士”,一跃成为了,大夏王朝,权力核心的一员。

他终于,有了,施展自己抱负的,舞台。

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请求皇帝,下令,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土豆和玉米的种植。

他将自己,编写的,通俗易懂的种植手册,分发到各州各县。

同时,他还建议皇帝,减免了三年,种植新作物的农税。

这个举措,得到了,全国百姓的,热烈拥护。

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大夏王朝,将彻底,摆脱粮食短缺的困扰。

但,顾安知道,这只是第一步。

一个国家,想要真正强大起来,光有粮食,是远远不够的。

还需要,强大的武力。

就在这时,北境的军情,再次告急。

北狄人,集结了三十万骑兵,已经攻破了雁门关的第一道防线。

守将陆远,率领十万大军,死守第二道防线,但,兵力悬殊,将士们的装备,又远不如,北狄的精锐骑兵。

战况,岌岌可危。

朝堂上,再次,吵成了一锅粥。

李思源为首的“主和派”,认为应该,立刻向北狄,称臣纳贡,换取和平。

而以,几个老将军为首的“主战派”,则主张,倾全国之力,与北狄,决一死战。

夏允昭,看着下面,争吵不休的臣子,只觉得,一阵心力交瘁。

他将目光,投向了,一直,沉默不语的,顾安。

“安国君,你有何良策?”

一瞬间,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顾安身上。

顾安,缓缓出列。

“战,则国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