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个引擎的哀鸣回荡在船舱中,随后彻底沉寂。林海感到一阵轻微的震动透过座椅传遍全身,那是“探测者一号”最后的痉挛。控制台上的警示灯疯狂闪烁,红光映照在他汗湿的脸上,像是不祥的预告。
“看来是不行了。”林海喃喃自语,手指依然在控制面板上飞舞,试图重启哪怕一个推进器。但所有的尝试都如同石沉大海,没有任何回应。
飞船正被不可抗拒的力量拖向那个宇宙中最神秘的天体——黑洞“深渊之心”。一个月前,当这个任务被批准时,它还被认为是一次相对常规的探测任务。卫星探测仪提供的数据显示,“深渊之心”是个中等质量黑洞,安全距离计算得清清楚楚。
但现在林海知道了,那些数据错得离谱。
“看来这次没办法给你庆祝生日了呢。”林海从胸前口袋掏出一张微微泛白的照片。照片上,妻子杨雨婷笑得温婉,儿子林浩的眼睛里闪着对世界的好奇。那是三年前拍的,当时林浩刚满十五岁,正是对星空充满无限幻想的年纪。
林海轻轻抚摸照片表面,指尖划过亲人的面容。他想起离家前的那天晚上,林浩兴奋地拉着他讨论最新发现的黑洞照片,眼睛里闪烁着与年龄不符的科学热情。
“爸,等我从太空探测学院毕业,我们就能一起执行任务了!”林浩当时这么说,脸上洋溢着对未来的期待。
林海深吸一口气,将照片小心收回口袋。作为一名黑洞探测者,他早已接受过各种危险训练,也签署了无数免责协议。死,他是不怕的。自从二十年前加入太空计划,他就明白这项事业的危险性。但他从未想过死亡会以这种方式来临——不是壮烈的牺牲,而是因为一个数据错误,一次仪器失灵。
更让他心痛的是,他知道自己的死会带给家人怎样的打击。特别是林浩,今天刚满十八岁的儿子,此刻应该正站在家里的阳台上,仰望星空等待父亲归来庆祝生日和即将公布的录取消息。
林海强迫自己集中精神。即使注定无法生还,他仍认真记录着黑洞的所有数据。仪器显示,“深渊之心”的实际质量是原先估计的三倍,事件视界范围远超预期,引力梯度曲线也与理论模型有显著差异。这些发现足以改写教科书,但代价太过沉重。
“至少不能让后来者重蹈覆辙。”林海喃喃自语,手指飞快地在控制面板上输入指令。
船舱开始发出令人不安的嘎吱声,那是船体在极端引力下逐渐变形的征兆。时间不多了。林海打开了通讯装置,这是唯一能够向基地发送信息的设备。他沉吟片刻,开始录制给儿子的最后留言。
“亲爱的儿子,见字如面...”林海的声音起初有些颤抖,但很快变得坚定起来。他讲述了自己的发现,解释了事故原因,还留下了科学数据。但更重要的是,他想要告诉儿子一些作为父亲一直没来得及说的话——关于梦想,关于勇气,关于宇宙的神秘与美丽。
完成录音后,他将所有数据打包发送。地球基地接收到这些信息需要时间,而黑洞引力已经开始扭曲时空,信号传输变得异常困难。
“加油啊。”林海盯着传输进度条,仿佛那是他与现实世界的最后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