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回到家时,夕阳的余晖刚好漫过客厅的落地窗,给那本旧相册镀上了一层金边。苏彧婳把相册轻轻放在茶几上,一页页翻开,指尖拂过泛黄的相纸,像在触摸一段遥远却温热的时光。

“你看这张,”她指着一张黑白照片,画面里年轻的陈兰穿着学生制服,坐在画室的窗边,手里握着画笔,阳光落在她发梢,“妈妈那时候好瘦啊,眼神好亮。”

陆憬琛凑过去看,照片角落有行铅笔字:“1998年秋,给阿砚改设计稿。”他笑了笑:“‘阿砚’应该就是叔叔吧?这称呼还挺亲昵。”

“肯定是!”苏彧婳翻到下一页,是两人在画展门口的合影,陈兰踮脚给男人整理领带,男人手里拿着两串糖葫芦,笑得一脸宠溺,“你看爸爸手里的糖葫芦,妈妈后来总说,他就知道用这些小玩意儿哄人。”

相册里的照片不算多,却记录了不少细节:有他们在车间里一起打磨珠宝的样子,陈兰专注地盯着宝石切割面,男人则在旁边给她递工具;有他们在公园长椅上分享同一副耳机的侧影,耳机线在两人之间弯出温柔的弧度;还有一张夹在最后,是张拍立得,陈兰举着刚画好的设计稿,上面是条藤蔓形状的项链,男人从身后环住她的腰,下巴抵在她肩上,两人的笑容都像偷喝了蜜。

“这条项链……”陆憬琛指着设计稿,“和你这次‘时光’系列里的那条‘缠枝’项链,几乎一模一样。”

苏彧婳愣了一下,仔细对比,果然如此。她设计“缠枝”时,总觉得有种莫名的熟悉感,像是潜意识里早就有了轮廓,原来竟是母亲当年的构想。

“可能这就是所谓的血脉吧。”她摸着照片上的设计稿,心里酸酸的,“妈妈后来再也没提过这些,我还以为她早就放弃设计了。”

陆憬琛握住她的手,指尖轻轻摩挲她的手背:“阿姨不是放弃,是把这些藏起来了。就像这相册,明明很珍贵,却还是收了这么多年。”他顿了顿,“或许,她是怕触景生情。”

苏彧婳想起小时候,每次问起爸爸,妈妈总是红着眼眶转移话题。原来那些未说出口的思念,都封存在这些旧照片里,随着时间发酵,成了不敢触碰的柔软。

“对了,”陆憬琛忽然想起什么,起身从书房拿来一个小小的木盒,“这个给你。”

木盒打开,里面是枚银质书签,上面刻着朵小小的玉兰花,和陈兰给的礼盒上的图案一样。“这是爷爷留给我的,他说当年追奶奶时,总用这个夹在设计稿里递给她。”他把书签放在相册里,“现在送给你,也算……一种传承吧。”

苏彧婳拿起书签,冰凉的金属贴着掌心,却觉得暖融融的。她忽然有了个想法:“憬琛,我们把这些照片扫描下来吧,我想把它们放进‘时光’系列的展览手册里。”

“好主意。”陆憬琛点头,“让大家看看,真正的‘时光’,不只是珠宝的光泽,还有藏在背后的故事。”

两人忙活了一晚上,把照片一张张扫描存档。苏彧婳一边整理,一边给陆憬琛讲小时候听来的零碎片段:“妈妈说,爸爸第一次送她的礼物,是块捡来的鹅卵石,他说磨一磨能当印章;还有一次,他们为了抢最后一块芝士蛋糕,在甜品店门口猜拳,结果妈妈输了,气了好几天……”

陆憬琛安静地听着,偶尔补充几句从周奶奶那里听来的细节,拼凑出一个更完整的故事。原来那些被岁月模糊的过去,只要愿意拼凑,就能重新变得鲜活。

夜深时,相册被小心地收进书柜最上层,旁边放着陆憬琛的爷爷留下的那本《珠宝设计入门》。苏彧婳靠在陆憬琛怀里,看着窗外的月亮,忽然觉得很安心。

“你说,我们老了以后,会不会也有这么一本相册?”她轻声问。

“会的。”陆憬琛收紧手臂,下巴抵在她发顶,“到时候,里面会有我们第一次见面的样子,有你设计获奖的样子,有我们一起去看极光的样子……还有,你满头白发,还在跟我抢最后一块提拉米苏的样子。”

苏彧婳笑着捶了他一下:“我才不会跟你抢,我会让你多吃点,看你吃成大胖子。”

月光透过窗帘缝隙照进来,落在两人交握的手上,温柔得像一段不会结束的时光。

第二天,苏彧婳带着扫描好的照片来到工作室。同事们围过来,看着照片里父母年轻时的模样,都被他们之间纯粹的感情所打动。

“彧婳,把这些故事融入到设计里,这次展览肯定大获成功。”同事们纷纷称赞。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苏彧婳和团队日夜奋战,将父母的爱情故事与“时光”系列珠宝深度结合。展览筹备期间,苏彧婳收到了一封匿名信,信里写着:“期待你们的‘时光’能真正触动人心。”

展览开幕那天,人潮涌动。当人们看到那些照片和背后的故事,都被深深吸引。苏彧婳和陆憬琛站在展厅中央,看着大家脸上的感动,相视一笑。

“你看,我们做到了。”苏彧婳眼中闪着泪光。

“这只是开始,未来我们还会有更多美好的故事被记录。”陆憬琛紧紧握住她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