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收走了苏晚的身份证和护照,美其名曰“帮她保管,免得弄丢”;他删掉了她手机里所有异性的联系方式,甚至包括她的表哥;他不允许她化妆,说“姐姐不化妆最好看,不需要给别人看”;他甚至会仔细检查她的衣服,但凡有一点暴露的,都会毫不犹豫地扔掉。
苏晚试图反抗过。有一次,她想出门买一本新书,沈知衍却死活不同意,说“家里的书够多了,姐姐想看什么我给你买”。苏晚忍不住和他争执起来,说他限制了她的自由。
沈知衍的情绪瞬间崩溃了。他跪在地上,抓住她的裙摆,眼泪直流:“姐姐是不是觉得我烦了?是不是想离开我了?我知道我不好,可我真的不能没有你啊!”
他的样子太过可怜,让苏晚所有的怒火都化作了无奈。她只能蹲下来,扶起他:“我没有想离开你,只是想出去走走。”
“那我陪你去,”沈知衍立刻抬起头,眼神里充满了期待,“我和姐姐一起,去哪里都可以。”
最终,苏晚还是没能独自出门。沈知衍像个影子一样跟着她,寸步不离。书店里,只要有陌生男人多看苏晚一眼,沈知衍就会立刻挡在她面前,眼神凶狠地盯着对方,直到对方离开。
回家的路上,苏晚忍不住问他:“知衍,你为什么这么怕我离开你?”
沈知衍握着她的手紧了紧,沉默了很久,才低声说:“因为小时候,姐姐也离开过我。”
苏晚愣住了。她想起了沈知衍的童年。
沈知衍是沈家的私生子,在他五岁那年,母亲去世,他才被接回沈宅。那时的沈知衍瘦弱、怯懦,总是被家里的其他孩子欺负。苏晚是沈家的养女,比沈知衍大三岁,是第一个对他好的人。她会把自己的零食分给她,会在他被欺负时站出来保护他,会在他难过时抱着他安慰他。
在沈知衍的世界里,苏晚就是唯一的光。
可在沈知衍十岁那年,苏晚的亲生父母找到了她,要带她回家。苏晚记得,那天她走的时候,沈知衍死死抓着她的衣角,哭着喊“姐姐不要走”,可她还是狠下心离开了。
直到三年后,苏晚的亲生父母意外去世,她才重新回到沈宅。那时的沈知衍已经长成了一个沉默寡言的少年,可看到她的那一刻,眼睛里瞬间燃起了光亮。只是,那份光亮里,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偏执。
“对不起,知衍,”苏晚轻声说,“小时候我不该丢下你的。”
“不是姐姐的错,”沈知衍摇摇头,把脸埋进她的肩膀,“是我太没用了,留不住姐姐。所以这一次,我一定要抓紧姐姐的手,再也不会放开了。”
苏晚的心像被针扎了一样疼。她知道,沈知衍的病态,源于童年的创伤。他害怕再次失去,所以才会用这种极端的方式来留住她。
或许,想要救赎他,首先要治愈他童年的伤口。
这天晚上,苏晚主动提起了小时候的事情。她说起第一次见到沈知衍时,他躲在楼梯拐角,像只受惊的小猫;说起她教他写作业,他笨手笨脚的样子;说起他们一起在院子里种的向日葵,开得那么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