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家公司依次陈述。
轮到林氏企业时,林薇薇亲自上台,侃侃而谈他们的设计方案,重点介绍了其中关于智能生态互联的核心模块,这是他们方案的亮点,也是她最得意的部分。
“……我们的智能生态系统,能够无缝连接园区内的所有设备、人员与服务,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能源、安防、办公效率的最优化,这是行业前沿的理念,必将打造出未来智慧园区的标杆……”
她讲得投入,台下几位寰宇的评估官也频频点头。
林薇薇心中暗喜,目光瞥向洛云曦,却见对方依旧低着头,似乎在快速浏览林氏提交的厚厚一册方案文本,手指偶尔快速翻页,速度快得惊人。
终于,林薇薇陈述完毕,自信地等待提问。
洛云曦缓缓抬起头,合上了手中的方案册。
“林小姐的陈述很精彩,”她的声音平静无波,“尤其是关于智能生态互联的部分,构想确实颇具前瞻性。”
林薇薇脸上刚露出得色,洛云曦的下一句话却让她瞬间跌入冰窟。
“不过,我很想知道,林小姐团队提出的这个核心模块的底层架构算法,与三年前发表于《全球人工智能评论》第7期,由一位匿名学者提出的‘蜂巢神经网络模型’,相似度为什么高达92.3%?甚至连其中用于处理数据冗余的特定修正参数‘Epsilon-7’,都完全一致。而据我所知,林氏并未获得该模型的相关授权。”
会议室内瞬间鸦雀无声。
林薇薇的脸唰一下变得惨白如纸:“你……你胡说!这是我们团队自主研发的成果!”
“自主研发?”洛云曦微微倾身,拿起激光笔,直接投射出PPT的某一页,然后拿起一旁的平板电脑,快速调出几份文献资料的照片,并列展示在大屏幕上。
“那么,请解释一下,贵方案第47页的流程图,与《IEEE智能系统》五年前一篇论文中的配图,为何连标注错误都一模一样?”
“第89页引用的市场数据,其异常波动的修正算法,源自三年前斯坦福大学一个未公开的学生课题项目,请问你们是如何获取并应用的?”
“还有,第102页提到的‘动态能耗阈值’概念,其核心表述与七年前欧洲某实验室的一份内部报告雷同,而该概念因其缺陷早已被学界弃用,为何会成为贵方案‘创新’的一部分?”
洛云曦语速平稳,条理清晰,每一句都精准地指向方案中不同页码、不同来源的“借鉴”之处。她的目光锐利如刀,仿佛能穿透纸张,看到所有被隐藏的真相。
过目不忘的记忆力在此刻展现了恐怖的威力。她的大脑就像一座精准的数据库,能在瞬间匹配出任何她曾浏览过的信息。
“这……这……”林薇薇额头冷汗直冒,浑身发抖,根本无法反驳。这些细节,很多甚至是她亲自“参考”和“整合”的,她以为天衣无缝,却没想到被人当着所有人的面,一处处揪出来,连老底都掀开!
团队其他成员也面面相觑,脸色尴尬万分。
寰宇资本的评估官们脸色已经沉了下来。抄袭和拼凑,这是行业大忌。
秦浩试图打圆场:“洛顾问,这可能是一些巧合,或者是行业通用……”
“秦先生,”洛云曦打断他,目光冷冽地扫过去,“如果连基础算法和特定参数都能‘巧合’,那贵公司的‘创新’能力,实在令人叹为观止。或许,林氏企业更擅长的是‘整合’资源,而非创造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