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刚在胡同口看见卖糖葫芦的,想着你肯定爱吃,就买了两串。”鱼周把另一串递过来,糖霜沾了点在指尖,他慌忙用袖子擦了擦。苏清接过,咬下一颗,山楂的酸混着糖的甜在舌尖散开,和记忆里老槐树下的味道分毫不差。

两人沿着胡同慢慢走,青砖墙上爬着嫩绿的藤蔓,偶尔有花瓣落在苏清的发间,鱼周会下意识伸手帮她拂掉,动作自然得像做过千百遍。“你们社团最近忙吗?”苏清想起他提过的机器人社团,转头问道。鱼周眼睛一亮,从背包里掏出个小小的机械模型:“你看,这是我们刚做的迷你机械臂,能夹起硬币呢!本来想上次给你带,结果比赛太忙忘了。”

苏清接过模型,指尖碰到冰凉的金属壳,却觉得心里暖暖的。她想起高中时,鱼周总在课桌抽屉里藏着各种小发明,有次还做了个能自动递橡皮的小装置,偷偷放在她桌角。“真厉害,”苏清笑着说,“以后要是研发出大机器人,可得先让我拍组照片。”鱼周挠挠头,耳朵泛红:“肯定的,到时候你想怎么拍就怎么拍。”

走到胡同尽头的老相机店,苏清停下脚步。上次来没敢细看的那台棕色胶片机还摆在货架上,阳光透过玻璃窗落在机身上,泛着温柔的光。“想再看看吗?”鱼周察觉到她的目光,轻声问。苏清点头,跟着他走进店里。老板娘抬头看见他们,笑着打趣:“小姑娘上次没买,这次是带男朋友来帮你撑腰啦?”

苏清的脸瞬间红了,刚想解释,鱼周却先开口:“阿姨,她很喜欢这台相机,您能再给我们讲讲吗?”老板娘笑着应下,拿起相机说这是几十年前的老型号,胶卷得去专门的店买,不过拍出来的照片有独特的复古感。苏清听得入神,手指轻轻摩挲着相机机身,鱼周在一旁默默记下型号,趁她不注意,悄悄问老板娘:“这台相机多少钱?我想给她买下来。”

离开相机店时,苏清还在念叨着胶片机的事,鱼周把一个包装好的盒子塞到她手里:“给你的,刚才在店里偷偷买的。”苏清愣住,拆开盒子,正是那台棕色胶片机,机身侧面还贴着一张小小的银杏叶贴纸——和他送的相机挂绳上的吊坠一样。“你怎么……”苏清抬头,眼眶有点发热。鱼周挠挠头:“你上次看它的时候,眼睛亮得像有星星,我就知道你肯定喜欢。”

那天晚上,他们去吃了苏清念叨了很久的北京烤鸭。鱼周笨拙地卷着鸭饼,把裹好的饼递到苏清手里,自己却沾了满手甜面酱。苏清笑着帮他擦手,突然想起高中时,两人在巷口的小饭馆吃馄饨,鱼周也是这样,总把肉馅多的馄饨夹给她,自己却吃皮。

离别的时候,月台上的灯已经亮了。鱼周从背包里拿出个笔记本,递给苏清:“里面记了我攒的北京好玩的地方,下次你来我们学校,我也带你去逛我们那边的公园,有很多好看的樱花。”苏清接过笔记本,翻开第一页,是鱼周熟悉的字迹:“清清,以前总怕耽误你,所以不敢说太多,现在我想告诉你,不管是北方的雪,还是南方的樱花,我都想陪你一起看。”

火车开动时,鱼周站在月台上挥手,苏清趴在车窗边,手里紧紧攥着笔记本。她看着鱼周的身影越来越小,突然想起去年冬天,他站在雪地里,手里提着保温袋的样子。原来有些等待,从来都不是单方面的,就像他等她理解,她等他坦白,最后终于在海棠花开的季节,把所有的误会都解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