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江魂觉醒
故事类型
民俗灵异+家族秘史+长江生态守护
2 逃江少年
长江江心洲的晨雾,总比别处厚些。天刚蒙蒙亮时,“青头鸭”木船的橹声会刺破雾霭,船帮上“江记其恩,人守其魂”八个字,被百年江水浸得发黑,却在晨光里透着股执拗的亮——这是沈家八代守江人的印记。第九代传人沈砚,十七岁那年背着蓝布封皮的《江骨帖》逃去城里时,曾狠狠踹过这船帮一脚,骂它“绑了沈家八代人的命”。
他在城里洗过盘子、送过外卖,住过不足十平米的隔间,连梦里都在躲江鱼的腥气、浮尸撞船板的“咚咚”声,还有爷爷沈守河那句刻在他骨子里的话:“守江人断不了江缘,跑再远,也会被江水拽回来。”
三年后的桃花汛夜,雨砸在餐馆后厨的铁皮顶上,噼啪响得像要把天砸漏。沈砚正蹲在地上刷油桶,裤兜里的老年机突然震得发烫——那是爷爷留下的旧机子,他本想扔,却总在夜里下意识摸一摸。来电显示是“李伯”,那个和爷爷守了一辈子江的老船工,这号码他三年没接,此刻却鬼使神差地按了接听键。
雨声裹着电流声灌进耳朵,李伯的声音像被江水泡胀了,发颤又发闷:“砚娃……回洲上来……下游浅滩漂着个抱碑尸,怀里的碑刻着你爷爷的名字,指缝里还夹着……你走时他塞你兜里的铜扳指。”
“嗡”的一声,沈砚手里的钢丝球掉在地上。他想起走的那天,爷爷把铜扳指塞进他兜里,指腹磨着扳指内侧的“砚”字,说“想爷爷了,就摸一摸,爷爷在江里看着你”。他当时嫌土气,转身就扔进了老宅的抽屉,现在却觉得那枚扳指像烧红的烙铁,烫得他心口发疼。
自行车轮碾过积水的街道,溅起的水花打湿了裤脚,沈砚却没知觉——他满脑子都是《江骨帖》首页的朱砂字。那本子是蓝布封皮,边角磨得起毛,首页“守江三忌”是用朱砂混着米酒写的,红得刺眼:一忌碰抱碑尸,碰则家主遭劫;二忌捞悬梁尸,捞则怨魂缠船;三忌见无眼尸,见则江缘尽断。而“抱碑尸”三个字下面,还压着爷爷用指血描的小字,颜色深得发暗:“第九代遇此尸,接则承业,避则丧亲。”
3 抱碑尸谜
长途车颠簸了四个小时,到江心洲渡口时,雨小了些,却起了江雾。雾里飘着芦苇的白絮,粘在沈砚的头发上,像爷爷生前替他摘过的棉絮。李伯蹲在“青头鸭”船尾抽烟,烟杆是老竹做的,烟嘴处磨得发亮——那是爷爷年轻时给李伯做的。见沈砚来,李伯把烟蒂摁在船帮上,烟蒂没沉,反而浮在水面上打了个转。
“老辈说,烟蒂浮水,是江里有‘东西’在留客,”李伯的声音比电话里更哑,他指了指船板上盖着的蓝布,“这就是抱碑尸,我没敢揭,得等你来了才敢动——沈家的规矩,外人碰不得。”
沈砚蹲下身,指尖刚碰到蓝布,就听见布下传来细微的“滴答”声,像水珠落在青石板上,节奏慢得让人心里发慌。他想起小时候跟爷爷捞浮尸,爷爷总说“浮尸有魂,你敬它,它才肯跟你走”,那时他不懂,只觉得害怕,现在却突然懂了——那不是害怕,是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