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省调查组的调查取得重大突破。

根据孙振国组长的通报,他们发现红旗水库项目资金中,有大量资金通过虚假合同、虚报工程量等方式被套取,涉案金额可能高达数百万元。更严重的是,这些资金流向了一些特定企业账户,而后又通过复杂渠道分散转移。

“初步查实,涉案的不只是水利局和施工企业,可能还涉及到更高层的领导。”孙振国的语气异常严肃,“李县长,接下来的调查可能会遇到更大阻力,需要县委县政府坚强支持。”

李清毫不犹豫:“孙组长放心,县委县政府坚决支持调查组工作。无论涉及到谁,都必须依法依规处理。”

结束通话后,李清心情沉重。他预感到,这场风暴将席卷阜县政坛,甚至可能波及更高层。

果不其然,第二天一早,各种电话和拜访就接踵而至。

先是市里某位老领导打来电话:“小李啊,听说红旗水库调查又有新进展?有些事情要把握好分寸,既要查清问题,也要维护阜县形象嘛。”

接着是几位局长的“工作汇报”,话里话外都在打探消息,甚至有人委婉地表示“某些同志工作中有失误,但初衷是好的”。

最让李清意外的是,下午赵建国来到他办公室,关上门后低声说:“李县长,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我听说,某些人正在收集您在河湾乡工作时的‘问题’,想要...”

李清心中一凛,但表面平静:“谢谢赵县长提醒。我在河湾乡的所有工作都经得起检验。”

送走赵建国,李清意识到斗争正在升级。对方已经开始反击,他必须更加谨慎。

就在这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危机转移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八月中旬,气象部门发布暴雨红色预警。连续强降雨使阜河水位暴涨,超过警戒线1.5米。更糟糕的是,上游水库泄洪加大了下游压力,阜县段多处出现险情。

防汛指挥部里,气氛紧张。水文预报显示,洪峰将在凌晨两点左右到达阜县段,水位可能超过历史最高记录。

“立即启动一级应急响应!所有防汛责任人立即上岗到位!”李清果断下令。

深夜十一点,最担心的消息传来:阜河大堤王庄段出现管涌群,险情严重!

李清立即带领水利专家和技术人员赶赴现场。漆黑的雨夜中,只有抢险车辆的车灯和手电筒的光束在雨中摇曳。

到达险工段时,只见河堤背水坡多处冒水,干部群众正在紧张地搬运沙袋抢险。

“情况怎么样?”李清问现场指挥的水利局总工。

“管涌还在增加,已经组织了300多人抢险,但沙石料跟不上!”

李清看向汹涌的河面,又看看身后村庄的点点灯光,心中沉重。一旦溃堤,下游5个村庄、上万群众将遭受灭顶之灾。

“立即调集全县所有可用车辆运输抢险物料!通知下游群众做好转移准备!”李清下令后,脱下外套,加入抢险队伍中。

县长亲自扛沙袋的举动激励了所有人。干部、群众、解放军战士...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抢险行列。

但险情仍在发展。凌晨一点,最大的管涌口突然扩大,浑水夹带着泥沙喷涌而出!

“不好!这是溃堤的前兆!”水利专家惊呼。

千钧一发之际,李清注意到不远处有几个装满石料的铁笼子,灵机一动:“快!把铁丝笼推下去!堵住洞口!”

几个年轻人冒险将铁丝笼推入管涌口,奇迹发生了——水势明显减小!

“有效!继续投料!”李清大声指挥。

经过两个多小时奋战,险情终于得到控制。此时洪峰安然通过,水位开始缓缓下降。

当第一缕晨光照在满是泥泞的人们身上时,人群中爆发出欢呼声。大堤保住了!家园保住了!

李清瘫坐在泥地上,浑身湿透,双手磨出了血泡,却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这场抗洪斗争让李清的威信空前提高。老百姓都说:“这个年轻县长是真干事、能干事的好官!”

洪水退后,李清没有沉浸在成功中。他立即组织全面排查水利设施隐患,制定彻底整治计划。

同时,他借势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提出“以水定产、生态优先”的发展思路,得到干部群众广泛认同。

十月,市人大常委会正式任命李清为阜县人民政府县长。去掉“代”字的那一刻,李清感到的不是喜悦,而是更加沉甸甸的责任。

就任县长的第一次政府全体会议上,李清出人意料地播放了一段抗洪抢险的纪录片。画面中,干部群众并肩作战的场面让许多人动容。

播放结束后,李清深情地说:“同志们,这就是我们阜县的人民,可爱可敬的人民。他们不要求我们给他们多少,只希望我们真心实意为他们做事。这份信任和期待,是我们最大的责任和动力...”

会场响起长时间掌声。这一刻,李清真正赢得了干部们的认同和支持。

然而,李清清楚,前面的路依然漫长而艰难。财政困难、基础薄弱、观念落后...一道道难题等待他去破解。

更让他警惕的是,虽然马卫国、钱大有等人被查处,但红旗水库事件背后的利益网络并未完全清除。暗处的眼睛仍在盯着他,等待他犯错。

一天晚上,李清接到一个匿名电话:“李县长,适可而止吧。红旗水库的事情到此为止,对大家都好。否则...”

李清平静地回答:“我不知道你是谁,但请转告你背后的人:我李清行得正、坐得直,只对党和人民负责。有什么手段,尽管使出来吧!”

挂掉电话,李清站在办公室窗前,望着阜县的夜景。他知道,自己选择的这条路充满荆棘,但他无怨无悔。

这时,手机响起,是赵建国的电话:“李县长,省农行的首笔贷款到位了,农业产业园项目可以启动了!”

李清精神一振:“好!明天我们就开动员会。阜县的农业发展,终于要迈出实质性一步了!”

第二天,农业产业园启动仪式隆重举行。面对干部群众期盼的眼神,李清郑重宣布:“今天,我们不仅启动了一个项目,更是开启了阜县农业现代化的新征程!我相信,只要我们同心协力,阜县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掌声如雷。但在人群中,李清注意到几个表情复杂的面孔。他知道,斗争远未结束,未来的路还很长。

但他坚信,只要心中装着百姓,脚下踩着大地,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星光下的阜县,宁静而美丽。李清站在刚刚破土动工的产业园址上,仿佛看到了金色的麦浪、丰收的果园、农民的笑脸...

这个夜晚,他在工作日记上写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为民服务,永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