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渐深,县政府大楼的灯光一盏盏熄灭,唯独三楼县长办公室的窗户依然透出明亮的光。李清坐在办公桌前,面前摊开着厚厚一摞材料,眉头紧锁。
桌上的电话突然响起,打破了深夜的宁静。李清看了一眼来电显示,是市委周副书记的专线。
“周书记,这么晚了您还没休息?”李清接起电话,语气保持着适当的恭敬。
电话那头传来周副书记略显低沉的声音:“李清啊,听说你们准备的视察方案做了很大调整?为什么要撤掉开发区和新建的市民广场?这些都是阜县的门面嘛。”
李清深吸一口气,知道这场对话不会轻松:“周书记,我们认为应该让省委书记看到真实的阜县。开发区的确建设得很好,但城关镇的老工业区、西山乡的贫困村,这些才是更需要领导关注的地方。”
“糊涂!”周副书记的声音提高了几分,“省委书记日理万机,难得下来一次,就是要看成绩、看亮点。你倒好,专挑那些破破烂烂的地方,这不是给全市抹黑吗?”
李清平静地回答:“周书记,我认为展示真实情况不是抹黑。阜县确实还有很多困难,这些困难需要上级的支持和帮助。如果只让领导看好的,那些实际问题什么时候才能解决?”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然后传来一声叹息:“李清啊,你还年轻,有些事不懂。官场有官场的规矩,你这样特立独行,会吃亏的。”
“谢谢周书记关心,但我认为对得起老百姓比什么都重要。”李清的语气坚定。
挂掉电话,李清揉了揉太阳穴。这样的压力他早有预料,但真正面对时还是感到疲惫。他起身走到窗前,望着窗外寂静的县城,心中百感交集。
这时,手机震动了一下,是一条来自赵建国的短信:“李县长,刚接到消息,明天可能会有群众上访,反映开发区征地补偿问题。可能有人暗中组织。”
李清的心一沉。这绝对不是巧合。视察在即,突然冒出征地补偿问题,明显是有人想借机生事。
他立即回复:“密切监控,但不要打草惊蛇。安排人员做好疏导工作,绝不能发生冲突。”
放下手机,李清陷入沉思。这些年来,他推行的改革触动了不少人的利益。开发区的土地整理工作尤其敏感,一些违规用地被清理,不少人的既得利益受损。现在这些人显然想借视察之机进行反扑。
“县长,您还在忙啊?”秘书小张推门进来,手里端着一杯热茶,“都凌晨一点了,您该休息了。”
李清接过茶杯,温度正好:“小张,你说我这样做对吗?明明可以皆大欢喜,非要自找麻烦。”
小张犹豫了一下,说:“县长,我说句实在话。您来阜县这三年,是老百姓得实惠最多的三年。路修通了,水解决了,企业也多了。可能有些人不满,但老百姓心里有杆秤。”
李清欣慰地笑了笑:“谢谢你说这些。去休息吧,我再忙一会。”
小张离开后,李清重新坐回桌前。他打开电脑,调出开发区的征地补偿档案。这些档案他再熟悉不过,每一笔补偿款都是他亲自监督发放的,绝对没有问题。
但问题在于,三年前的前任领导在任时,确实存在一些不规范的操作。当时以低价征地,然后高价出让给开发商,中间的巨大差价不知去向。李清上任后查处了这件事,追回部分资金重新补偿给农民,但还是有一些历史遗留问题。
“叮——”桌上的红色电话突然响起。这是内部紧急线路,很少在这么晚响起。
李清立即接起:“我是李清。”
“李县长,我是公安局老陈。”电话那头的声音很急,“刚得到消息,明天可能会有大规模上访,主要针对开发区征地问题。据说有人出钱组织,每人200元。”
李清的心沉了下去。果然有人想借机闹事。
“知道是谁在背后指使吗?” “还在查,但很隐蔽。用的都是现金,组织者也很小心。” “好的,继续监控。注意方式方法,不要激化矛盾。”
挂掉电话,李清立即叫来值班副主任:“马上通知相关部门负责人,一小时后开紧急会议。”
深夜的县政府会议室很快坐满了人。公安、信访、开发区等部门的负责人都到了,个个面色凝重。
李清开门见山:“情况大家都知道了。明天省委书记视察,可能有人想借机闹事。我说三点:第一,绝对不能发生冲突;第二,要做好疏导工作;第三,也是最重要的,要查明真相,给群众一个交代。”
公安局长发言:“我们已经布置了警力,会在主要路口设卡,防止大规模聚集。但如果人太多,恐怕...”
“不能简单阻拦。”李清打断他,“群众有诉求是正常的,关键是我们要妥善处理。这样,明天在开发区设一个临时接访点,我亲自接待。”
“这太冒险了吧?”开发区主任惊讶地说,“万一场面失控...”
“越是这种时候,越要直面问题。”李清坚定地说,“如果我们的工作确实有问题,就要勇于承认和改正;如果是有人故意捣乱,也要查明真相。”
会议结束后,李清又把赵建国留下来:“老赵,你觉得这件事背后会是谁?”
赵建国沉吟片刻:“很难说。开发区征地涉及面太广,触动了很多人的利益。不过...我听说钱二有的弟弟最近很活跃,经常在开发区一带转悠。”
钱二有是前任县领导的亲信,因为开发区土地问题被查处,现在还在服刑。他的弟弟一直扬言要报复。
“密切关注,但不要打草惊蛇。”李清嘱咐道,“现在最重要的是确保视察顺利进行。”
凌晨三点,李清终于回到宿舍。但他睡不着,脑海里全是明天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他起身拿出纸笔,开始列出应对方案:
1. 预备三个视察路线方案,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2. 安排专人负责舆情监控,及时发现和处理不实信息;
3. 准备详细的背景材料,随时向省委办公厅汇报情况;
4. 组织干部下基层,提前化解矛盾;
5. ......
写着写着,天已经蒙蒙亮了。李清索性不睡了,洗了把脸就直接去办公室。
清晨的县政府大院比平时更加忙碌。工作人员来回穿梭,做着最后的准备工作。李清注意到,有几个陌生面孔在院子里转悠,不时窃窃私语。
“小张,那几个人是干什么的?”李清问秘书。 “说是市里派来协助工作的,但我看不像。”小张低声说,“已经让人盯着了。”
李清点点头。看来,今天的视察不会平静。
上午八点,视察车队准时从省城出发。李清接到通知,省委书记特意要求轻车简从,不要搞迎送仪式。
“各位,最后开个短会。”李清召集所有工作人员,“记住,无论发生什么情况,都要保持冷静和专业。我们要展现阜县干部最好的精神面貌。”
九点三十分,消息传来,车队已经进入阜县地界。按照计划,第一站是开发区。但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了。
“县长,不好了!”开发区主任气喘吁吁地跑过来,“真的来了一大群上访的群众,把开发区大门堵住了!”
李清心中一紧,但表面保持镇定:“不要慌,按预案执行。启动第二方案,直接去城关镇老工业区。”
然而,更坏的消息接踵而至。
“县长,老工业区那边也聚集了人,说是反映下岗安置问题!” “西山乡的路上有村民设了路障,要求解决饮水问题!” “县中学有教师聚集,反映工资拖欠问题!”
一个个消息像重锤般砸来。很明显,这不是巧合,而是一场有组织、有预谋的行动。目的就是要让视察无法进行,让李清难堪。
工作人员都紧张地看着李清,等待他的指示。
李清沉默片刻,然后做出一个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决定:“通知省委办公厅,如实汇报情况。同时,按照原计划进行,该看哪里就看哪里。”
“可是县长,万一发生冲突...” “不会有冲突。”李清坚定地说,“群众有诉求是正常的,我们要正视问题,而不是回避问题。”
他转身对秘书说:“准备一下,我要直接去群众中间,听听他们怎么说。”
这个决定让所有人大吃一惊。在这种敏感时刻,县长亲自到群众中去,风险太大了。
但李清已经下定决心。他知道,回避解决不了问题,只有直面矛盾,才能找到解决之道。
车队即将到达,时间紧迫。李清简单交代了几句,就带着几个工作人员直奔开发区。
开发区的场面比想象的还要混乱。上百名群众聚集在大门口,举着标语,喊着口号。看到李清过来,人群顿时骚动起来。
“县长来了!” “我们要见书记!” “还我土地!”
工作人员紧张地护在李清身边,生怕发生意外。但李清推开他们,直接走到人群前面。
“乡亲们,我是县长李清。”他拿起扩音器,声音洪亮,“大家有什么诉求,可以派代表跟我说。我保证,合理的要求一定会解决。”
人群安静了一些,但仍有几个声音在煽动:“别信他!官官相护!” “我们要见省委书记!”
李清不为所动,继续说:“省委书记来我们阜县,就是要了解真实情况,帮助解决问题。大家这样堵着门,反而让领导看不到真实情况。”
这时,一个老人挤出人群:“李县长,我不是来闹事的。我就想问一句,当初征地的补偿款,为什么有的人多有的人少?”
李清认出了这个老人,是开发区附近村的村民代表老孙头。
“孙大爷,这个问题我可以回答。”李清大声说,“三年前的那次征地,确实存在不规范的地方。有些干部以权谋私,克扣补偿款。这些人都已经受到处理,该退的钱也都退了。”
他拿出早就准备好的材料:“这里是补偿款的发放记录,每一笔都可以查。如果有谁还没有拿到应得的补偿,现在就可以登记,我保证三天内解决。”
人群中响起议论声。显然,李清的坦诚打动了不少人。
但就在这时,几个陌生面孔开始煽动:“别听他忽悠!当官的都一样!” “我们要见大领导!”
场面再次混乱起来。眼看局势就要失控,突然,一个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
几辆面包车驶来,车上跳下来几十个开发区企业的员工。他们举着“支持李县长”“发展为了人民”的标语,站到了李清身边。
“乡亲们,李县长来了以后,给我们企业解决了很多困难,也帮大家解决了很多问题。”一个企业代表拿起喇叭说,“有什么问题可以好好说,不要被人利用啊!”
原来,这些企业听说有人要闹事,自发组织起来支持李清。这个意外的支持,顿时改变了现场的气氛。
李清趁热打铁:“请大家相信,省委书记来视察,就是为了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大家有什么诉求,可以通过正规渠道反映,我一定亲自督办。”
在他的耐心劝说下,人群逐渐散去。只有少数几个明显是来捣乱的人,见势不妙也溜走了。
危机暂时解除,但李清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暗中的对手不会轻易罢休,接下来的视察过程中,肯定还会有其他麻烦。
他整理了一下衣服,对工作人员说:“走,去迎接省委书记。我们要让领导看到真实的阜县,包括我们的困难和努力。”
车队缓缓驶入开发区。李清站在迎接队伍的最前面,神情平静而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