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1 断窑残俑

林野的越野车在盘山路上颠簸了三个小时,最后一段路连碎石路都算不上,车轮碾过枯黄的茅草时,总能听见“咔嚓”声——像是踩碎了晒干的骨头。导航早在半小时前就标了“无道路”,他能找到这儿,全靠山脚下那个驼背老人含糊的指引:“顺着断窑烟走,见着满坡碎陶片,就到了。”

此刻日头偏西,山风裹着灰沙往衣领里灌,林野眯眼望去,前方山腰处果然立着个黑黢黢的轮廓,像是被啃过的巨牙——那就是陶俑窑。窑身是土夯的,外层已经开裂,露出里面掺着稻草的黄土,几株半枯的酸枣树从裂缝里钻出来,枝桠上挂着几片破布,风一吹就晃,像有人在里面招手。

“咔嗒。”林野踩灭烟头,刚要抬脚,身后突然传来一阵细碎的脚步声。他回头,见三个背着竹篓的村民站在十步外,都是粗布衣裳,裤脚沾着泥,手里的柴刀攥得紧紧的。为首的是个留着山羊胡的汉子,额角有一道刀疤,眼神直勾勾地盯着林野的背包——那里面装着前九个异闻地的信物,槐叶压着灯芯,钗子挨着船桨,每一件都裹着油纸,却仍像藏着活物。

“你是来干啥的?”刀疤汉子开口,声音哑得像磨石头,“这窑子邪性,不是外人该来的地儿。”

林野掏出证件——他早把民俗档案整理者的证明塑了封,封面印着省文化馆的章。汉子接过去翻了翻,手指在“异闻搜集”四个字上蹭了蹭,突然抬头:“你知道这儿的事?”

“听说过。”林野点头,“百年前烧窑人失踪,留了一窑陶俑,后来陶俑裂了,村里就开始丢活人。”

这话一出口,三个村民的脸色顿时变了。旁边一个矮胖的村民往后缩了缩,柴刀“当啷”掉在地上,汉子瞪了他一眼,弯腰捡刀时,林野瞥见他的裤腿上沾着点红——不是泥,倒像是干涸的血。

“别听外头瞎传。”汉子把证件扔回来,语气硬了些,“丢人的事是有,但跟陶俑没关系,是山里的狼叼走的。你要是想拍照片、记故事,现在就走,晚了山里起雾,找不着路。”

林野没动。他注意到汉子的目光总往窑口飘,那里堆着一堆碎陶片,阳光斜照过去,能看见陶片上有模糊的纹路——不是普通的花纹,倒像是某种符号,和他背包里槐叶上的纹路有几分像。

“我就看看,不进去。”林野放缓语气,指了指地上的碎陶片,“这些陶俑是啥时候裂的?”

汉子抿着嘴不说话,矮胖村民却忍不住了:“前个月开始裂的,先是窑口那几个,后来连窑里头的也裂了……头一个丢的是王老二,他去窑里捡陶片卖钱,进去就没出来,只在窑门口留了只鞋。”

“第二个是李丫头,”另一个瘦高的村民补充道,声音发颤,“她去窑边采酸枣,家里人找了三天,最后在窑里发现了她的头巾,裹着一块裂成两半的陶俑,俑身上……有牙印。”

林野心里一沉。前九个异闻地的规律他已经摸透了——每一处的诡异事件,都离不开“镇邪”和“献祭”,陶俑窑的陶俑,恐怕就是用来镇什么的。他刚要再问,山风突然变了向,从窑口飘来一股味道,不是土腥味,也不是草木香,而是一种发闷的腥气,像捂坏了的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