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第 17 章:黑石迷局

基地的恒温舱里暖得像春天,林夏却总觉得后背发凉。她盯着实验台上的黑色石头,表面的绿光已经褪去,变成哑光的墨色,却依旧能感觉到微弱的震动,像某种生物的心跳。旁边的检测仪显示,它的辐射值正在缓慢下降,但磁场强度仍比普通地磁石高三十倍。

“这玩意儿简直是‘天然充电宝’,” 小王扒着观察窗探头探脑,他的胳膊上还缠着绷带,是被变异蜈蚣划伤的,“能不能申请个专利?说不定能发大财,以后再也不用来南极‘渡劫’了。”

“发大财?我看是发‘辐射财’还差不多,” 林夏调整着光谱仪,屏幕上的波形图像条扭动的蛇,“初步检测显示,里面含有未知元素,原子结构比铀还复杂,随便碰一下都可能‘变异’成绿巨人。”

陈风走进来,防寒服上的雪还没化尽,在地板上洇出片水渍。他刚从外面的观测站回来,手里攥着份报告,眉头皱得能夹死蚊子。“国际科考联盟的人来了,” 他把报告拍在桌上,“说要把石头带走,交给‘全球地磁研究中心’,还说我们没有研究权限。”

“没有权限?这石头是我们拿命换来的!” 小李突然站起来,他正在给张教授的摄像机换存储卡,闻言气得把螺丝刀往桌上一摔,“他们是来‘摘桃子’的吧?早干嘛去了?我们被困在冰缝里的时候,怎么不见他们来送温暖?”

张教授推了推眼镜,慢悠悠地说:“年轻人沉住气,这石头牵扯太大,不是我们能说了算的。” 他指着屏幕上的原子结构图,“你看这结构,像不像传说中的‘太空陨石’?搞不好是外星来的,交给专业机构研究也好。”

“专业机构?我看是‘专业抢东西机构’,” 小王往地上啐了口唾沫,被林夏瞪了一眼,赶紧改口,“我的意思是,至少得让我们参与研究吧?毕竟我们是‘第一发现人’,没功劳也有苦劳,总不能当‘工具人’吧?”

林夏突然发现石头的震动频率变了,和光谱仪的波形产生了共振。她赶紧调整参数,屏幕上的图像突然扭曲,弹出串乱码,像被病毒攻击了。“不对劲,” 她的手指在键盘上飞快跳动,“它对特定频率的电磁波有反应,像是在…… 传递信息?”

陈风凑过来看,乱码在屏幕上闪烁,隐约能辨认出几个重复的符号,像某种密码。“十年前,我队友的日记里也画过类似的符号,” 他指着其中一个螺旋状的图案,“当时以为是随手画的,现在看来,可能是石头的磁场密码。”

“密码?难道这石头是‘外星 U 盘’?” 小王眼睛瞪得溜圆,“里面会不会存着外星人攻打地球的计划?那我们不就成了‘引狼入室’的罪人?”

“别瞎猜,” 林夏保存下乱码数据,“更可能是地磁翻转的记录载体,就像天然的‘地球日志’。你看这些符号的排列规律,和我们记录的地磁异常曲线高度吻合,简直是‘老天爷写的报告’。”

正说着,观测站的警报突然响了,尖锐的声音刺破恒温舱的宁静。林夏抓起对讲机,里面传来基地警卫的吼声:“实验区东侧出现异常磁场!强度正在飙升!疑似…… 疑似黑石的共振反应!”

众人心里咯噔一下,齐刷刷看向实验台上的石头。它不知何时又亮起了绿光,表面的纹路像血管似的凸起,和屏幕上的乱码产生了同步闪烁。陈风突然想起什么,往观测站跑:“是存放石头样本的冷库!昨天留了块碎片在那里!”

赶到冷库时,门口的警卫正举着防辐射枪严阵以待,冷库的金属门已经被磁场扭曲,像块揉皱的锡纸。林夏举着检测仪靠近,数值瞬间爆表,屏幕上的红光刺得人睁不开眼。“碎片在里面发生了共振,” 她喊道,“必须马上拿出来,否则可能引发二次地磁异常!”

陈风踹开变形的门,冷气像潮水般涌出来,冻得人睫毛结霜。冷库深处,那块巴掌大的碎片悬浮在半空,周围的金属器械被吸成了团,像堆扭曲的废铁。绿光从碎片里射出,在天花板上投射出复杂的图案,和屏幕上的乱码一模一样。

“我的天,这是成精了?” 小王躲在陈风身后,举着消防斧瑟瑟发抖,“早知道就该把它扔回冰缝里,省得在这儿‘作法’。”

林夏从背包里掏出个铅盒,这是特意准备的防磁容器。“陈风,用液氮!” 她喊道,“低温能暂时抑制它的磁场活性!”

陈风抓起旁边的液氮罐,对着悬浮的碎片喷射。白雾弥漫中,碎片的绿光渐渐变暗,终于 “啪” 地掉在地上。他赶紧用铅盒罩住,锁上特制的密码锁,整个过程不到一分钟,却像过了一个世纪。

警报声停了,冷库的温度慢慢回升。林夏看着铅盒上跳动的磁场指示灯,松了口气:“暂时稳住了,但碎片和主石的共振证明,它们之间有‘量子纠缠’,必须放在一起研究,分开就可能出乱子。”

“量子纠缠?说得跟谈恋爱似的,” 小王搓着冻僵的手,“那国际科考联盟的人要是硬抢,岂不是要引发‘地磁分手暴力’?到时候我们这基地不得成‘冰原废墟’?”

陈风的脸色沉得像冰,他掏出卫星电话,拨通了国际救援队马克的号码。“告诉你们的人,” 他的声音冷得像南极的风,“石头可以共享研究数据,但必须留在这个基地,否则出了任何后果,你们负全责。”

挂了电话,他靠在墙上喘气,手背上的青筋突突直跳 —— 旧伤又在隐隐作痛。林夏递过去杯热可可,是基地食堂刚煮的,还冒着热气:“别硬撑,现在不是在冰缝里,不用事事都扛着。”

“扛不住也得扛,” 陈风接过杯子,暖意顺着指尖蔓延,“十年前我没护住队友,这次不能再出事。这石头关系到地磁翻转的真相,要是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后果不堪设想。”

“别有用心?你是说……” 林夏突然明白过来,“国际科考联盟里有问题?”

陈风点点头,从口袋里掏出张照片,是在废弃科考站找到的,上面有个穿白大褂的男人,胸前的徽章和国际科考联盟的标志一模一样。“十年前,这个人也在南极,据说是来研究地磁的,后来神秘失踪了。” 他指着男人手里的仪器,“和我们现在用的光谱仪型号相同,说明他们早就知道黑石的存在。”

小王突然一拍大腿:“我就说不对劲!上次在冰桥遇到的救援队,装备比我们还先进,像是早就准备好了的,搞不好就是‘剧本杀’,我们都是他们的‘棋子’!”

“别瞎猜,” 张教授推了推眼镜,他正在用放大镜研究照片,“现在没有证据,不能乱下定论。当务之急是破解黑石的密码,弄清楚地磁翻转的规律,这才是最要紧的。”

林夏重新回到实验台,调出刚才的乱码数据。她尝试用各种算法解码,突然发现符号的排列和古玛雅历法有相似之处。“快看!” 她指着屏幕,“如果把这些符号转换成时间坐标,正好对应近百年来的几次地磁异常!1908 年通古斯大爆炸、1972 年地磁暴…… 全都对上了!”

“我的天,这石头是‘地球记事本’啊?” 小王凑过来,“那下次地磁翻转是什么时候?总不能让我们天天提心吊胆,跟‘末日倒计时’似的吧?”

林夏的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屏幕上的日期不断跳动,最终停留在二十年后的某天。“按照规律,下次小规模翻转会在二十年后,” 她的声音有些发颤,“但如果黑石被频繁移动,可能会提前,甚至引发全球性的磁场崩溃。”

陈风突然站起来,往实验台走去。他盯着那块黑石,眼神坚定:“看来我们得做个‘长期饭票’了,” 他转身看着众人,“我申请留在基地,继续研究黑石,你们呢?”

小王第一个举手:“算我一个!反正回去也没什么意思,在这儿至少能天天看极光,比在城市里‘内卷’强。”

小李挠了挠头:“我也留下,我爸当年就是研究地磁的,我得替他完成心愿。再说,我还欠陈队一条命,总得还上。”

张教授笑了笑:“我这把老骨头也陪你们折腾,正好把这次的经历整理成报告,说不定能上个《自然》杂志,也算没白来南极一趟。”

林夏看着大家,突然觉得心里暖暖的。她想起在冰原上的日日夜夜,那些绝望和挣扎,那些互相扶持的瞬间,像电影一样在脑海里闪过。“那我们就组成‘黑石研究小组’,” 她伸出手,“目标是 —— 搞懂这破石头,顺便拯救世界。”

陈风握住她的手,他的手心还有些粗糙,却带着让人安心的力量。小王和小李、张教授也把手叠上来,五只手在恒温舱的灯光下紧紧握在一起,像座坚不可摧的桥。

窗外,极光又开始变幻,这次却不再诡异,而是像无数条彩带在天空中舞动。林夏知道,研究黑石的路还很长,可能会遇到更多困难,甚至危险,但只要他们在一起,就没有解不开的谜,没有跨不过的坎。

基地的广播突然响起,是马克的声音,带着难得的温和:“国际科考联盟同意你们的申请,保留研究权限,但需要定期提交报告。另外,给你们送了批新设备,还有…… 一箱火锅底料,说是某位队员特别要求的。”

小王瞬间跳起来:“是我的火锅底料!我就知道救援队的人还是有点良心的!今晚咱们‘团建’,吃火锅!”

林夏笑着摇摇头,转身看向实验台。黑石静静地躺在那里,仿佛也在回应着他们的决心,微微震动着,像颗跳动的心脏,在南极的冰原上,续写着属于他们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