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萧玠正思索间,刘福再次匆匆走进书房,低声说道:“殿下,刚刚监视的人传来消息,那几个可疑之人依旧在府外徘徊,而且似乎在与什么人暗中联络,只是距离太远,看不清对方模样。”萧玠眉头紧锁,心中暗道,看来这些人背后定有主谋,且行事十分谨慎。她深吸一口气,说道:“继续盯着,一刻也不能放松,看看他们究竟要干什么。”刘福领命而去,萧玠望着他的背影,眼中闪过一丝决然,无论敌人多么狡猾,她都要将其真面目揭开。

书房内,烛火摇曳,光影在墙壁上晃动,好似无数双窥视的眼睛。萧玠坐在书桌前,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有节奏的“笃笃”声,思绪如麻。府外那些可疑之人,究竟是受谁指使?与诗会的谣言、匿名信又有怎样的关联?她的目光落在桌上摊开的信件上,那是匿名信,上面的字迹歪歪扭扭,显然是刻意掩饰。

不多时,刘福又折返回来,脚步略显急促,打破了书房内的寂静。“殿下,”刘福的声音微微颤抖,“刚刚又有消息,那几人似乎在等待什么信号,行为愈发诡异。”萧玠抬眸,锐利的目光直直地看向刘福,这一眼,让刘福下意识地避开视线,眼神闪烁不定。萧玠心中“咯噔”一下,敏锐地捕捉到刘福的异样。往常刘福汇报事务,总是条理清晰,眼神坚定,可今日为何如此慌乱,还刻意躲闪自己的目光?

“你且细细说来,他们具体有何举动,你莫要遗漏任何细节。”萧玠不动声色,声音依旧沉稳,只是多了几分不容置疑。刘福咽了口唾沫,双手不自觉地搓动着,结结巴巴地说道:“回……回殿下,小人也只是听监视的人所言,他们……他们时而张望,时而交头接耳,像是在谋划着什么,小人……小人实在不知更多了。”

萧玠盯着刘福,心中疑窦丛生。她缓缓起身,绕过书桌,一步一步走向刘福。每走一步,刘福的身子便微微一颤。“刘福,你跟随本宫多年,本宫一向信任你,你今日究竟是怎么了?为何说话如此吞吞吐吐,答非所问?”萧玠的声音低沉,却带着一股无形的压迫感。刘福“扑通”一声跪下,额头紧贴地面,声音带着哭腔说道:“殿下,小人……小人只是担心殿下安危,一时乱了分寸,还望殿下恕罪。”

萧玠冷哼一声,并未就此罢休。“你起来吧,既是为了本宫安危,更该将事情说清楚。你且想想,还有什么遗漏的地方,如实告知本宫。”刘福缓缓起身,低着头,不敢直视萧玠的眼睛,嗫嚅着:“殿下,小人……小人确实再无隐瞒了。”萧玠心中的怀疑更甚,但此时也不好再逼问,只是淡淡地说道:“你下去吧,继续留意府外动静,有任何消息,即刻来报。”

刘福如蒙大赦,匆匆退下。萧玠望着他离去的背影,心中暗自思忖,刘福今日的表现实在太过反常,看来有必要暗中观察他的一举一动。说不定,从他身上能找到解开谜团的关键线索。

萧玠在书房内来回踱步,思索着应对之策。突然,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紧接着赵铁柱走进书房,单膝跪地,禀报道:“殿下,关于林珩林公子的同窗李公子,小人查到一些线索。这李公子近日与一些形迹可疑之人来往密切,而且在诗会前夕,他曾与礼部侍郎王大人的幕僚有过接触。”

萧玠眼睛一亮,心中暗道,看来这李公子与诗会的谣言以及匿名信之事脱不了干系。“继续查,看看他们究竟在谋划什么,还有,密切关注李公子的一举一动,莫要打草惊蛇。”赵铁柱领命而去。萧玠回到书桌前坐下,拿起笔,在纸上写下李公子、王大人等名字,又在旁边画了几个圈,将他们一一关联起来。

此时,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书房的地面上,形成一片片光斑。萧玠却无心欣赏这光影之美,她的心思全在这错综复杂的局势之中。府外有可疑之人徘徊,身边或许还有心怀不轨的刘福,而诗会谣言和匿名信背后的黑手似乎也渐渐浮出水面。她深知,自己正处在一场巨大的阴谋漩涡之中,稍有不慎,便会万劫不复。

时间在紧张的思索中悄然流逝。不知过了多久,萧玠决定暂时放下手中的事务,到花园中透透气,顺便也暗中观察一下刘福的动向。花园中,花香四溢,五彩斑斓的花朵争奇斗艳。萧玠沿着小径漫步,看似悠闲,实则眼神锐利地留意着周围的一切。

就在她走到一处假山旁时,远远看到刘福鬼鬼祟祟地朝花园角落走去。萧玠心中一动,不动声色地跟了上去。她躲在一丛茂密的花丛后,只见刘福在花园角落与一个神秘人低语。那神秘人身着黑色长袍,头戴斗笠,看不清面容。刘福神色慌张,时而左顾右盼,时而凑近神秘人,似乎在汇报着什么。

萧玠心中大惊,刘福果然有问题!这个神秘人又是谁?他们究竟在谋划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她握紧了拳头,指甲深深嵌入掌心,心中的愤怒和疑惑交织在一起。此时,一阵微风吹过,带来了一丝凉意,却吹不散萧玠心中的阴霾。她知道,自己必须尽快查清真相,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萧玠强忍着心中的怒火与疑惑,继续观察着刘福与神秘人的举动。只见那神秘人似乎交代了几句,便匆匆离去。刘福站在原地,神色复杂,似有几分担忧,又似有一丝决绝。萧玠暗暗咬牙,待刘福离开后,她从花丛中走出,心中已然有了主意,定要将这背后的秘密查个水落石出,绝不让任何企图伤害她的人得逞。

回到公主府书房,萧玠坐在桌前,烛火摇曳,映得她面容愈发冷峻。她沉思片刻,唤来一名亲信。亲信悄然而至,单膝跪地,等候吩咐。萧玠压低声音道:“你即刻暗中跟踪刘福,务必盯紧他的一举一动,他去了何处、见了什么人,都要详细回报。”亲信领命,如一道黑影般迅速消失在夜色中。

处理完此事,萧玠揉了揉太阳穴,将思绪转向诗会中那些谣言。她深知,要查出真相,诗会是个关键突破口。第二日,萧玠便开始行动。她身着一袭素色锦袍,头戴珠翠,尽显长公主的雍容华贵,踏入了京城官员的府邸。

萧玠首先拜访的是一位与诗会关系密切的官员。踏入府邸,庭院中花香扑鼻,鸟鸣婉转,假山池沼错落有致。萧玠被引入客厅,与官员寒暄几句后,便巧妙地将话题引到诗会之上。官员起初还有些闪烁其词,但在萧玠的威严与巧妙引导下,渐渐透露了一些信息。萧玠敏锐地察觉到,诗会中一些与王大人来往密切的官员,在谣言传播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从这位官员府邸出来,萧玠马不停蹄地又拜访了几位相关官员。在与他们的交谈中,诸多线索逐渐汇聚。萧玠越发确定,王大人在诗会前夕召集了这些官员,似乎在谋划着什么。

经过一番周折,萧玠终于找到了一位胆小怕事的官员。此人在萧玠的追问下,战战兢兢地说道:“长公主殿下,实不相瞒,王大人在诗会前夕确实召集了我们。他暗示要给殿下您一个下马威,只是具体如何做,小人并不知晓啊。”萧玠目光如电,盯着这位官员,心中已然认定王大人与谣言一事脱不了干系。

离开这位官员府邸时,天色已晚,京城的街道上华灯初上。萧玠坐在马车中,心中思索着下一步该如何深入调查王大人。就在这时,马车突然停下,亲信的声音从车外传了进来:“殿下,刘福去了一个极为隐秘的地方。”萧玠心中一紧,忙问道:“何处?”亲信回道:“是城郊的一处废弃庙宇,看起来十分偏僻,不知他去那里做什么。”

萧玠眉头紧皱,心中涌起无数疑问。那座废弃庙宇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刘福去那里又是与何人会面?她深知,这或许是揭开整个阴谋的关键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