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有要求立刻解除婚约,那太不符合马文才的人设了,只会引起怀疑。这个缓兵之计,既暂时保证了祝英台的安全,又给了梁山伯发育的时间。
离开祝家时,我隐约听到后院传来女子压抑的哭泣声,心里叹了口气。祝英台,再坚持一下,你的“神助攻”已经上线了。
回到马府,我立刻开始盘算怎么给梁山伯“氪金”。
直接送钱?太侮辱人了,以梁山伯那读书人的傲骨,肯定不会要,而且容易露馅。
最好的办法,是给他创造公平(或者看似公平)的上升机会。
我想到了科举。原电影里,梁山伯好像是因为家贫或者别的原因,错过了某些考试?记不太清了。但科举无疑是寒门子弟翻身的最佳途径。
我找来马统,吩咐道:“去,打听一下,最近朝廷或者州府有没有什么招考、选拔之类的?比如……秀才的岁考?或者是招录什么小吏的?”
马统办事效率还行,第二天就来回禀:“公子,打听到了!再过两个月,咱们杭州府确实要举行一次‘遗才试’,主要是给一些有才学但可能因故错过正考的生员一个机会,考得好的,有机会被推荐参加明年的乡试呢!还有就是,知府衙门最近好像在招几个抄写文书的小吏,要求识文断字……”
遗才试!文书小吏!
我眼睛一亮!就是它们了!
“去,想办法给崇绮书院那个梁山伯报个名,打点好关系,确保他能顺利参加遗才试!还有那个文书的位置,想办法运作一下,让他能进去!”我下令道。
马统张大了嘴巴,足以塞进一个鸡蛋:“公……公子?您没搞错吧?帮那个梁山伯?”
我瞪了他一眼:“让你去就去!本公子自有妙计!记住,做得隐蔽点,别让人知道是我们做的!”
马统虽然满腹疑窦,但还是不敢违抗,屁颠屁颠地去办了。
接下来是经济问题。梁山伯那个破书院,估计都快揭不开锅了。直接资助不行,那就……创造“意外之财”?
我琢磨着,能不能伪造一个什么“远方亲戚的遗产”、“无意中帮过的富商回报”之类的戏码?但操作起来难度太大,容易穿帮。
正发愁呢,机会自己送上门了。
杭州城里最大的书商王老板,因为和马太守(我现在的爹)有点交情,来府上拜访。闲聊中,他提到最近正在为一批古籍的校对和注释发愁,找不到靠谱的文人,因为那些字迹潦草,内容晦涩。
我心中一动,立刻大力推荐:“王老板,你这可是问对人了!我知道一个人,学问扎实,人品端方,尤其擅长辨识古字,就是城外崇绮书院的那位梁山伯,梁公子!你可以去找他试试,价格嘛,好商量,主要是给他一个机会!”
王老板将信将疑,但看在我这个太守公子的面子上,还是答应去试试。
过了几天,王老板兴冲冲地来找我,对梁山伯赞不绝口,说他不仅字认得快,注释也做得精当,帮了他大忙,一定要好好谢谢我推荐了人才。顺便,他也支付了一笔相当丰厚的润笔费给梁山伯。
第一步棋,看来是走对了。
解决了梁山伯的“温饱”和“事业线”问题,接下来是祝英台这边。光是稳住她爹还不够,得让她自己看到希望,有坚持下去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