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屏幕上那个冰冷的数字,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压下心头翻涌的烦躁和无力感。
他放下泡面,转而打开电脑,屏幕幽幽的光映亮他紧蹙的眉头——还有一份被难缠客户打回来三次的私活设计稿等着他修改。
家里的外债、银行的利息、日常的开销……每一分钱都像鞭子一样抽打着他,让他不敢有丝毫停歇。
第二天,部门早会。 江若栩坐在椭圆形会议桌的主位,指尖偶尔轻点着桌面,听着各项目组的进度汇报。
她很少打断,但每次开口提出的问题都一针见血,直指要害,让负责汇报的同事瞬间头顶冒汗,会议室内气压低得让人喘不过气。
轮到丁锐汐所在的A组汇报一个公益广告项目时,组长李明口若悬河地展示了一套在他看来已经“相当完善”的方案。然而,他的话音刚落,江若栩清冷的声音便响起了: “创意陈旧,像是五年前的模板。情感表达乏力,无法引起目标群体的共鸣。视觉冲击力不足,投放出去只会石沉大海。”
她的话语没有任何情绪起伏,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全部推翻,重做。”
李明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试图解释:“江总监,这个预算有限,而且时间……” 江若栩的目光却淡淡地越过他,落在了会议桌角落、一直沉默不语的丁锐汐身上。 “丁锐汐。”她突然点名。
霎时间,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了丁锐汐身上。他抬起头,有些意外地对上那双冰湖般的眸子。 “我看过你入职时提交的测试稿,虽然青涩,但里面有些想法很有意思。”江若栩的语气依旧平淡,“这个公益项目,从今天起,由你尝试主导,直接向我汇报。给你三天时间,拿出新的方向和初稿。”
李明的脸色顿时变得难看至极。其他同事也纷纷露出或惊讶、或同情、或纯粹看好戏的表情。
谁都知道,这个公益项目预算低得可怜,甲方要求却又虚高,还是个容易吃力不讨好的烫手山芋。让一个刚转正不久、甚至背负着“破产少爷”名声的新人来主导?这哪里是机会,分明是公开的刁难和甩锅。
丁锐汐放在桌下的手微微握紧,指甲捏进掌心。他清楚地感受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和李明眼中毫不掩饰的敌意。
但他更清楚,自己没有任何拒绝的资本。这或许是冰冷黎明前唯一一丝可能的光亮,哪怕它微弱,甚至可能只是海市蜃楼。
他深吸一口气,迎上江若栩的目光,平静地回答:“好的,江总监。我会尽力。”
第三章:暗巷里的援手与发酵的流言
接下这个“烫手山芋”后,丁锐汐的生活变成了连轴转。
他白天处理组内的日常工作,忍受着李明时不时阴阳怪气的“指点”和其他同事若有若无的疏远;下班后,则全身心投入到公益项目的重构中。
他查阅了大量的社会新闻、心理学报告,甚至利用挤出来的空余时间偷偷去相关的公益机构考察学习,试图找到最能触及人心柔软的切入点。
加班到深夜成了家常便饭,可以说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工作。
又是一个深夜,为了寻找灵感,他在一个即将拆迁、充满市井气息的老街区徘徊了很久。
天空不知何时飘起了淅淅沥沥的冷雨,寒意仿佛能渗进骨头缝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