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灯初上,城市的霓虹如同流淌的星河,在我脚下铺陈开来。落地窗外,是璀璨夺目的金融区夜景,象征着财富与权力的光芒交织闪烁。而我,正站在这片光影之上最高建筑的顶层办公室里,手里端着一杯散发着柑橘清香的麦卡伦。
玻璃杯壁映出我现在的样子——裁剪利落的西装,脸上没有粉底和口红的修饰,但目光锐利有神,神态自若。眼神里是经过风雨淬炼后的平静与锐利,由内而外的从容与干净利落的气场,无需任何妆容修饰,也自带一种不容小觑的气质。很少有人知道,我这片江山,是我从泥地里一步步拼杀出来的。
指尖轻轻划过冰凉的杯壁,那些年的摸爬滚打,伴随着窗外闪烁的灯火,清晰地浮现在眼前。苦涩、愤怒、挣扎,最终都化为了此刻杯中的醇香,我感恩自己的不满足、不妥协。
我走到酒柜前,又取出三个杯子,一字排开。琥珀色的液体依次注入,荡漾出迷人的光泽。
第一杯,敬老娘没在五个水蜜桃的实习工资面前折腰!那年,985 毕业的我,满怀斗志地向各大互联网公司投了 500 多份简历。本以为名校光环能为我开路,却在面试环节屡屡碰壁。
一次终面,对方是家颇有名气的互联网企业。HR 和部门领导并肩坐着,翻着我的简历,眉头越皱越紧,「你的学校背景和实习经历都不错,」那位戴眼镜的男面试官推了推眼镜,话锋一转,「但这个岗位我们需要能立刻上手的人,希望候选人有至少两年相关行业经验。」
我怔了一下,尽量保持语气平静:「您好,我是应届毕业生。如果公司没有给过机会,我从哪里积累这两年的工作经验呢?而且这一点在我的简历当中已经很明确了,既然有要求,为什么让我白跑一趟来面试呢?」
他愣了一下,随即尴尬地笑了笑,眼神有些回避:「嗯……你说得对,但这就是我们的要求。」那场面试最后自然不了了之。「抱歉,这个岗位我们更倾向于招收专业对口的学生,你是文科,恐怕不太合适……」这样的话我也听了一遍又一遍。某次终面,面试官甚至直言不讳地说:「文科生的思维模式,不太适合我们的技术要求。」
大中厂不过,我转投国企、银行、小厂……又是 500 多份简历投出去,接到的笔面试寥寥无几,一次面试中,还被告知:「抱歉,我们不招女生。」最打击我的是,在某次经历了两轮笔试三轮面试后我接到了某国企的 offer,却在签约环节被电话告知:「抱歉,我们这个岗位不招了。」我请问呢?
最终,我不得不退而求其次,进了一家地处无锡的文化公司。老板姓李,顶着个地中海,画得一手好饼。「我们是内容创业的蓝海」「明年就计划融资扩招」成了他的口头禅。办公室里,随处可见他亲笔书写的「奋斗」「梦想」之类的毛笔字——但空调坏了三个月都没人修,团建就是楼下便利店买一送一的饭团。
「小林啊!眼光要放长远!格局!要有格局!」
结果我的「格局」,就是第一个月实习工资变成了五个阳山水蜜桃。那个李总还特光荣地宣布:「这是你第一个月的工资!公司文化,暖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