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下午,我主动请缨整理办公室的文件柜。那柜子乱得像个杂货铺,别人躲都来不及,王明看到我去接手,表现得很高兴。
经过我一样样整理、登记、建索引。发现不少重复文件和过期资料,我细心挑出来单独放好,下班前请示王明如何处理。
王明有些惊讶:“你小子可以啊,一天就理顺了?那些废纸直接处理掉吧。”
自此,我算是渐渐摸到了门道,其实办公室工作无非“办文、办会、办事”,每样都有窍门。
办文要精准,办会要周到,办事要稳妥。
而且我还发现了一些规律的东西,比如,刘局喜欢什么颜色的文件夹,什么时间点心情最好,喝茶喜欢多少度的水温。
一个月后,我已经能独立处理简单的公文了。写的第一个信息稿被刘局改得满篇红,但不妨碍我熬夜重写三遍。
第二个月,已经能跟上工作节奏。后面,刘局开始直接给我派活了。
“小李,把这个送到发改局王主任那儿,亲自交到他手上。”“小李,下午的会你去做记录,重点记反对意见和不同声音。”“小李,这份材料你看看,提提修改意见。”
其实我也是后面才渐渐明白,在机关,能力重要,但让人放心更重要。
凡是我经手的事,必然有始有终。凡是我写的材料,数据必须反复核对。
一年后的某天,刘局突然问到:“小李,北江公路那个项目,去年是不是有过类似提议?”
全场寂静。我心想,这个刘局记性这么好,还记得一年前的事。
但我平时工作做得够好,这可难不倒我,于是平静地回答:“局长,去年十月十七日党委会上讨论过,当时因为资金问题搁置了。相关材料需要我拿来吗?”
刘局深深看了我一眼,说道:“不用了。”
那天起,我明显感觉自己在办公室的地位变了。老冯开始跟我称兄道弟,王明会把一些重要工作直接交给我,就连其他科室的负责人见我也会主动打招呼。
又过了两年,我已经成了办公室的实际主力。刘局外出调研经常点名带我,重要材料都交给我起草,有时甚至让我列席一些内部会议做记录。
一次春节前,局里聚餐,我也参加了。
刘局破例多喝了几杯,拍着我的的肩膀说:“小李家是外地的吧?过年值班我给你多排几天,攒着假回家多待几天。”
我赶紧举杯:“谢谢局长关心,我现在还没结婚,多值班是应该的。”
那天晚上,我走在回出租屋的路上,第一次觉得这座陌生的城市有了温度。
想起三年来被骂得狗血淋头的那些日子,想起无数个加班到深夜的晚上,突然觉得很值得。
时光荏苒,我在交通局办公室已经待了五个年头。
4 权力旋涡
今年老主任退休,我被提拔为办公室主任。公示期结束那天,刘局特意把他叫到办公室。
“小李啊,这些年你的努力我都看在眼里。办公室是全局运转的中枢,交给你我放心。”刘局递给我一支烟,破天荒地亲自给我点上,“不过位置不一样了,看问题的角度也要变。以前是办事员,现在是中层干部,要讲政治,顾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