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到门口,就看到张嬷嬷端着一个食盒,从佛堂里出来,见到沈清辞,脸色微变,随即又低下头,恭敬地行了一礼:
“大小姐安。”
沈清辞点点头,目光落在食盒上:
“张嬷嬷这是给老夫人送什么?”
“回大小姐,是夫人特意让厨房做的莲子羹,给老夫人补身子的。”
张嬷嬷的声音有些发紧。
沈清辞笑了笑,声音轻柔:“还是母亲有心。只是我记得,老夫人对莲子过敏,上次喝了莲子羹,起了一身疹子,大夫特意嘱咐过,不能再吃莲子了。”
张嬷嬷的脸瞬间白了,手里的食盒差点掉在地上:
“这……这奴婢不知道啊,是厨房的人说夫人吩咐的,奴婢就送过来了……”
“哦?”
沈清辞挑眉,“竟有这种事?老夫人要是吃了,出了差错,谁担得起责任?”
她的声音不大,却刚好能让佛堂里的老夫人听到。
很快,老夫人的贴身嬷嬷走出来,脸色严肃:
“张嬷嬷,你好大的胆子!老夫人的禁忌,你也敢忘?”
张嬷嬷“噗通”一声跪下,连连磕头:
“老夫人饶命!嬷嬷饶命!奴婢真的不知道,是厨房的人没说清楚,奴婢不是故意的!”
佛堂的门开了,老夫人穿着一身灰色的僧衣,头发花白,眼神却很锐利:
“起来吧。既然是无心之失,就罚你去柴房待半个月,好好反省反省。”
“谢老夫人饶命!谢老夫人饶命!”
张嬷嬷连滚带爬地走了。
沈清辞走上前,给老夫人行了一礼:“祖母,孙女给您请安。”
老夫人看着她,眼神复杂:“起来吧。你刚醒,身子还弱,怎么不在院子里歇着?”
“孙女惦记祖母,想来看看您。”
沈清辞抬起头,眼底带着委屈,“只是没想到,会遇到这种事。张嬷嬷是母亲的人,想来也不会故意害祖母,许是真的忘了。”
她这话看似在为张嬷嬷辩解,实则是在提醒老夫人,张嬷嬷是柳氏的人,这次的事,未必是“无心之失”。
老夫人何等精明,立刻就听出了弦外之音,她叹了口气:
“你这孩子,就是太善良了。以后在府里,多留个心眼,别再让人欺负了去。”
“孙女知道了,谢谢祖母。”
沈清辞低下头,掩去眼底的精光。
这一步,走对了。
除掉张嬷嬷,不仅断了柳氏在她饮食里动手脚的渠道,还让老夫人对柳氏产生了怀疑,为她日后的计划,埋下了一颗种子。
半个月后,张嬷嬷从柴房出来,却发现自己的位置已经被老夫人派来的李嬷嬷顶替了。
她去找柳氏哭诉,柳氏却只是冷淡地让她回自己的院子待着,不准再插手府里的事。
张嬷嬷这才明白,自己已经成了弃子。
可她不敢有丝毫不满,只能灰溜溜地走了。
而沈清辞,借着这次机会,彻底掌控了自己的院子“清芷院”,还得到了老夫人的暗中支持,日子渐渐好过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