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上一秒还谈笑风生的家人们集体倒在血泊中,苏氏惊恐万分,她强忍泪水抱紧唯一幸存的女儿(大庆律法,不杀女婴),她借慕容晓晓的光活了下来。
苏氏带着女儿长途跋涉投奔娘家,可家里人怕被牵连,让管家拿钱打发她:“小姐,老爷有难言之隐呐……”
她的眼泪再也止不住,但收得也快。她接过钱,在苏府门前跪别父母:“感谢父亲母亲的养育之恩,女儿怕是无法报答了。”
苏氏在离娘家不远的地方找到一处老破小废弃房子,和女儿安顿了下来。
作为曾经的宰相府少夫人,苏氏自然饱读诗书,是个大家闺秀,过去也是十指不沾阳春水。女子本弱为母则刚,现在的她不得不做杂活养家糊口,即使白天累得骨头散了架,回去也会点上油灯教小晓晓读书认字。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苏氏坚信有一天她的女儿一定会变成金凤凰,冲破这暗无天日的土墙,振翅高飞出去。晓晓也很争气,五六岁便开始了吟诗作词。
荣阳公主是公孙皇后最小的女儿,道号“荣阳”,是公孙皇后唯一活下来的女儿。公孙皇后在41岁高龄生下她,她几乎获得了公孙皇后的全部母爱。
可爱美丽的荣阳公主从小就有数不尽的华丽衣服和珍珠宝石,数不清的仆人随从。加上哥哥们的宠爱,她简直是全世界女孩子都羡慕的人。她想要的,所有人都会拼了命地满足她。
在荣阳公主14岁那年,吐蕃提出和亲,点名要娶荣阳。吐蕃在当时属于新兴势力,实力强悍,纵使是强如大庆也不好直接拒绝。但公孙皇后哪舍得小女儿呀,她不惜耗费财力物力,为女儿修建了一处道观,顺理成章地以荣阳公主出家为由,拒绝了和亲。
在父母家人的庇护下,荣阳的生活幸福平静,富贵无忧。
慕容晓晓在14岁这年迎来了她的转折之年。此时的公孙皇后需要培养自己的心腹,于是在整个大庆发布纳贤告示,允许所有有才之士参加,包括女子。
苏氏看到告示,她知道她等的机会终于来了。她用这些年做杂活存下的所有钱,去城里雇了一男一女最厉害的两个镖师来护送女儿。又拿出仅剩的一件自己年轻时穿的云锦留仙裙披在女儿肩上。临行前递给女儿一把匕首,再三叮嘱:“路途遥远,一定要注意安全!这次你必须用尽你最大的力量为你的爷爷、父亲和兄长们沉冤昭雪!但要耐住性子、等待时机!母亲等着你的好消息!”
晓晓背上行囊,在母亲期待的眼神中挥手告别了她长大的地方。
公孙皇后亲自面见前来应试的人,台下呜呜泱泱站满了跃跃欲试的男男女女。亭亭玉立的慕容晓晓,往人群中一站,啥也没干,就成功引起了公孙皇后的注意。光有好皮囊还不行,得看看肚子里有没有真墨水儿,公孙皇后打定主意要仔细考考她。
轮到慕容晓晓了,她站上前迎接对她的考验。
公孙皇后问:“会作诗吗?”
晓晓从容不迫:“自然会的。”
公孙皇后道:“作首诗看看。”
晓晓不假思索,直接吟出一首满分诗歌,整首诗一字不提公孙皇后,却字字都在赞颂公孙皇后,且表达了自己愿为公孙皇后效力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