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刘差点一口老血喷出来:“啥?民间?辅助小组?”
“对!”领导的声音带着一丝无奈和狡黠,“名义上归你管,实际上……就是给那些‘能人异士’一个官方身份,让他们别瞎搞,在可控范围内活动。公司会派一位‘顾问’过来指导工作。”
第二天,那位“顾问”就报到了。不是别人,正是刚从八号线“功成身退”的老师傅老张!
老张背着手,踱进三线线的项目经理办公室,脸上带着一种勘破世情的淡然笑容:“刘经理,别上火。在西安修地铁,你得学会跟老祖宗打交道。”
老刘看着老张,像看到了救命稻草:“张师傅!您可来了!您得管管这帮人!再这么下去,我这工程不用干了,直接改成考古发掘现场算了!”
老张慢悠悠地坐下,掏出他那磨得发亮的烟袋锅子:“管?怎么管?人心所向啊。小王那一铲子,捅破的不是古墓,是大家心里那点盼头。依我看,咱不如来个……规范化管理。”
于是,“三号线民间文物勘探辅助小组”正式挂牌成立。老张任技术总指导,美其名曰“传统经验与实地勘察相结合”。组员嘛,就是那些最活跃的“风水大师”和“民间考古爱好者”。老张给他们立了规矩:第一,所有“勘探”活动必须在安全区域内,佩戴好安全装备,不得影响正常施工。第二,发现任何“异常”,必须先向他报告,不得擅自行动。第三,……暂时还没想好,但前两条必须遵守!
你还别说,老张这一手还真有点效果。混乱的局面稍微得到了控制。“大师”们有了官方身份,积极性更高了,但至少是在相对有序的框架下进行他们的“研究”。老张时不时组织“业务学习”,拿着工地地质图,结合他那套“望闻问切”的看家本领,给组员们讲解哪些土层可能“有料”,哪些信号可能是干扰。虽然内容听起来依旧玄乎,但总算和实际工作沾了点边。
与此同时,真正的麻烦制造者——实习生小王,却陷入了深深的苦恼。八号线停工,他被临时调配到三号线的一个技术资料室,帮忙整理图纸和数据。远离了喧嚣的工地,他却感觉更不自在。工友们看他的眼神,都带着一种敬畏和戏谑,仿佛他是什么“天命之子”,走到哪儿,古墓就开到哪儿。甚至有人偷偷塞给他红包,求他“指点迷津”,去哪块地方溜达一圈,给兄弟们“开开光”。
小王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他比谁都清楚,上次纯粹是瞎猫碰上死耗子,是彻头彻尾的运气(或者说是倒霉)。他试图解释,但没人相信。科学少年的尊严,在强大的玄学面前,碎了一地。
他只能把自己埋进成堆的地质报告和雷达数据里,试图用严谨的科学来对抗这荒诞的现实。他反复研究三号线沿线的地质构造,标记出所有可能产生干扰信号的区域,决心要用科学的方法,证明这些地方下面什么都没有,从而挽回自己作为地质专业学生的颜面。
然而,命运似乎偏偏要和他开玩笑。这天,他正对着电脑屏幕分析一段位于闹市区下方的隧道数据,这段区域根据历史记载,是唐代一处繁华的里坊,但现代建筑密集,地质雷达信号杂乱无章。小王运用最新的算法进行滤波处理,试图剔除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