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张主任的眼神闪烁:“我们没有隐瞒,只是需要时间核实情况...”

就在这时,一位护士匆忙进来:“王医生,疾控中心的初步检测结果显示,部分孩子的血液中检测到异常物质,不是常见的致病菌。”

办公室里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

“什么异常物质?”王医生问。

“还需要进一步化验确认,但初步判断可能是一种影响自主神经系统的物质。”

影响自主神经系统?我的心沉了下去。这意味着孩子们可能不是简单的食物中毒,而是接触了某种特定物质。

“报警了吗?”王医生突然问。

“我报的警。”我回答,“在来医院之前。”

张主任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

3.

警方和疾控中心的介入让事件迅速升级。幼儿园被暂时封锁,所有当日的食品样本、餐具、甚至玩具都被取样检测。家长们自发组建了微信群,分享信息和孩子的状况。

小宇的检查结果出来了:血液中检测到微量有机磷化合物。不是足以致命的大剂量,但足以引起腹痛、出汗、心率加快等症状。

“有机磷?那不是农药成分吗?”一位家长在群里惊呼。

“难道幼儿园的食材农药超标?”

“不可能,如果是食材问题,应该是胃肠道症状为主,但很多孩子还有视力模糊、心率异常的症状。”一位似乎是医生的家长分析道。

深夜,大部分孩子的症状有所缓解,小宇的心率也慢慢降到了100以下。但他仍然虚弱,时不时嘟囔着头晕。我守在他床边,毫无睡意,脑海中不断回放着今天下午的每一个细节。

凌晨两点,手机震动了一下,是家长群的新消息。林小雨的妈妈发了一条信息:“我刚问了我女儿,她说中午午睡起来,老师给每个小朋友发了一种‘维生素糖’,说是吃了身体棒棒。她记得糖有点苦,但老师说要乖乖吃掉。”

这条消息立刻引起了其他家长的注意。大家纷纷尝试询问自己的孩子,得到类似的回答:午睡后,老师分发了一种“维生素糖”,味道奇怪,但被要求必须吃下。

不是食物问题,是有人故意给孩子们服用某种物质?这个想法让我不寒而栗。

我轻轻摇醒半睡半睡的小宇:“宝贝,妈妈问你,今天午睡起来,老师有没有给你们吃什么东西?”

小宇迷迷糊糊地点头:“吃了糖...不好吃...但王老师说一定要吃...”

“是什么样的糖?谁给你们的?”

“王老师给的...用小纸杯装着...”小宇的声音越来越小,又睡着了。

我立刻在群里分享了这一信息,并@了负责案件的警察。不到十分钟,警方回复:已派人前往幼儿园调查“维生素糖”的情况。

凌晨四点,群里再次炸开锅——王老师在幼儿园宿舍内割腕自杀,已被送往医院抢救。

事情的发展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一位给孩子下药的老师?为什么?然后又自杀?太多的疑问萦绕在每个人心头。

第二天上午,警方召开了简短的情况通报会。确认幼儿园王老师确实在午睡后给中一班的孩子们分发了某种物质,初步检测确含有有机磷成分。但剂量控制得较为精确,不会造成生命危险。动机不明,王老师目前仍在抢救中,情况危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