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烦的,就是这种“倚小卖小”的逻辑。
“第一,这不是破玩具。第二,他拿,不是借,是抢。第三,不是让不让的问题,是规则的问题。”
女人被我一二三怼得有点懵。
但她很快找到了新的攻击点。
“哎哟,还规则?你跟一个孩子讲规则?他听得懂吗?”
她嗓门更大了,开始吸引周围的目光。
“大家快来看啊,这人为了个破玩具,跟个小孩子计较!孩子还小,不懂事,你让让他怎么了?!”
来了。
就是这句。
“孩子还小,你让让他怎么了?”
这句话,简直是中国式“和稀泥”育儿观的圣经。
它背后的潜台词是:我孩子没教养,但你必须有涵养。我孩子犯了错,但你必须得大度。
凭什么?
我看着她,一字一句,说得很慢,很清楚。
“他听不懂,所以才要教。今天你不教,明天社会就会替你教。到时候,教训可比一个玩具有分量多了。”
“还有,”我顿了顿,目光扫过她,和她身后那个探头探脑的小胖子。
“我今天,也想教教你。什么叫,边界感。”
战斗,正式开始。
2
那女人被我噎得脸上一阵红一阵白。
她可能习惯了用“孩子还小”这块万能挡箭牌,没想到今天撞上了钢板。
“你……你这人怎么说话呢!我儿子喜欢你的玩具,是看得起你!”
她开始胡搅蛮缠。
周围看热闹的人渐渐多了起来。
有窃窃私语的,有指指点点的。
我不在乎。
这种事,谁先觉得尴尬,谁就输了。
而我,一个能在截稿日通宵画画,顶着鸡窝头去楼下买豆浆的绘本作家,字典里早就没有“尴尬”这两个字。
我没理她,而是重新蹲了下来。
这次,我的目标是她儿子,那个小胖to胖。
我看着他的眼睛,放缓了语速,声音也变得和我平时给安安讲故事时一样。
“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呀?”
小胖子躲在妈妈身后,只露个脑袋。
他不说话。
他妈妈立刻又找到了火力点。
“你问他干嘛!我告诉你,别想吓唬我儿子!”
我头也没抬。
“我在跟孩子说话,请你先不要插嘴。”
我的声音不大,但足够让她闭嘴。
她愣住了,大概是没想到一个看起来温温柔柔的女人,会用这么直接的语气让她“闭嘴”。
我继续看着那个小胖子,脸上甚至带了点微笑。
“你手里的那个恐龙,叫老轰隆,对不对?”
小胖子眼睛亮了一下。
这是个好兆头。孩子对专属的名字,总是有特殊的好感。
“老轰隆呢,是安安哥哥最好的朋友。它每天晚上都要听安安哥哥讲故事才睡得着。”
我开始发挥我的职业特长——编故事。
“今天,你没有经过安安哥哥的同意,就把它带走了。老轰隆会害怕的,它会以为它的好朋友不要它了。”
小胖子的手,下意识地松了松。
他看了看手里的恐龙,又偷偷看了看我身后的安安。
我趁热打铁。
“你看,安安哥哥现在很着急。因为他怕老轰隆找不到回家的路。”
我指了指安安。
安安很配合,露出一副快要哭出来的表情,演技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