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清晨的阳光透过智能调光玻璃洒进房间,林薇在轻柔的音乐中缓缓睁开双眼。她的生物监测系统早已开始工作,分析她的心率、血压和睡眠质量,数据实时传输至家庭AI“小智”。小智的声音温和而清晰:“林博士,昨晚您的深度睡眠时间达到3小时42分钟,身体恢复状态良好。今日气温适中,空气质量优良,建议进行户外晨跑。”话音刚落,床边的全息投影浮现出当日的天气、日程安排和健康建议。林薇轻轻点头,床铺自动调整角度,将她缓缓扶起。

她走进浴室,镜面显示屏立即亮起,显示她的皮肤水分、激素水平和代谢状况。智能淋浴系统根据她的身体状态调节水温和水流强度,同时释放适合她今日情绪的香氛。洗漱完毕后,厨房的营养调配系统已根据她的基因数据和运动计划,准备好一份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早餐。餐桌上,一块柔性显示屏展开,显示全球气候动态——极地冰盖的恢复进程、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以及她所负责的“气候修复计划”最新数据。

林薇一边用餐,一边通过脑机接口进入虚拟工作空间。她的思维刚一集中,眼前便浮现出三维立体的气候模型,全球大气环流、海洋洋流和碳循环系统在她面前缓缓旋转。她轻轻抬手,模型随之缩放,指尖划过数据流,调整参数,模拟不同修复方案的效果。与此同时,她的AI助手“诺亚”以柔和的男声汇报:“昨日全球碳捕获系统运行效率提升0.7%,但南太平洋区域出现异常气流扰动,可能影响修复进程。”林薇眉头微皱,正欲深入分析,门外传来一阵轻快的脚步声。

“姑姑,早啊!”小雅推门而入,脸上带着兴奋的笑容。她只有十八岁,却已是数字原住民,从小在虚拟现实与人工智能环境中成长。她的手腕上佩戴着最新款神经交互手环,能直接连接全球信息网络。她随手一挥,空中便展开一幅动态影像——她正在参与的虚拟课堂,一群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正通过全息投影共同探索火星的地貌构造。小雅眨了眨眼,影像瞬间切换成一场实时星际探测直播,探测器正深入火星峡谷,采集岩石样本。

“今天的课程真有趣,我们甚至能‘触摸’火星的岩石!”小雅兴奋地说。林薇微笑着点头,心中却泛起一丝复杂情绪。她记得自己年轻时,学习需要翻阅厚重的书籍,实验要亲自操作仪器,而如今,知识的获取变得如此即时、直观,甚至超越了物理世界的限制。然而,这种便利背后,是否也隐藏着某种代价?

就在此时,城市的上空传来轻微的嗡鸣。林薇望向窗外,几辆飞行出租车正沿着空中交通轨道平稳行驶,它们由AI系统精确控制,避免碰撞,优化路线。街道上的智能路灯感知到行人增多,自动调亮光线,而绿化带中的纳米清洁机器人正悄无声息地分解空气中的微粒污染物。整个城市仿佛一台精密运转的机器,每一个细节都被优化到极致。

林薇站起身,准备出门。她的智能外套感应到她的动作,自动调整温度,确保她在户外始终保持舒适。就在她即将离开时,小智的声音再次响起:“林博士,您今日的行程中有一场紧急会议,关于全球气候系统的异常波动。”林薇的心微微一沉。她知道,尽管科技让生活变得无比便利,但真正的挑战,往往隐藏在数据背后,等待着人类去发现、去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