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我点进去。

一家MCN机构。

旗下签了几十个网红,覆盖了美食、旅游、情感、当然,还有公益。

“大山哥”赫然在列,是他们的头牌。

这就对了。

我就说一个草根博主,视频怎么可能拍得那么专业。

灯光、运镜、剪辑、配乐,全是流水线作业的产物。

所谓的“一个人一台相机走进大山”,从头到尾就是个笑话。

我把“星海传媒”的资料截图,然后回到评论区。

我没有直接把图甩出来。

那样太直接,容易被对方反咬一口,说我恶意引导。

我选择继续“请教”。

我@了那个助理小李。

“小李你好,我又研究了一下。发现大山哥是‘星海传媒’的签约博主,这是一家商业机构。那么,这次募捐活动,‘星海传媒’是否参与运营?他们作为商业公司,在其中的角色是什么?是否会从善款中抽取运营费用或者分成?这些也请一并说明,谢谢。”

图穷匕见。

我直接把MCN公司这张底牌给掀了。

如果一个公益项目,背后站着的是一家要赚钱的商业公司,那性质就全变了。

公众捐的钱,到底是进了孩子的口袋,还是进了网红和MCN公司的腰包?

这一下,评论区彻底炸了。

“什么?是签约的?不是个人在做吗?”

“我靠,MCN公司?那不就是纯纯的生意?”

“我感觉我的善良被按在地上摩擦……”

“大山哥骗我!取关了!”

“星海传媒出来解释一下!”

愤怒,像病毒一样蔓延。

之前有多感动,现在就有多愤怒。

捐了钱的人,觉得自己像个傻子。

没捐钱的人,庆幸自己躲过一劫,顺便还要踩一脚。

“大山哥”的账号,开始以每分钟几百上千的速度掉粉。

我知道,他们该急了。

4

手机响了。

是个陌生号码。

我接起来。

“喂,请问是姜澈,姜老师吗?”

一个男人的声音,很客气,甚至有点谦卑。

我说:“是我,你是?”

“我是星海传媒的公关经理,我姓王。姜老师,您在网上发的评论,我们都看到了。”

来了。

我说:“哦,那你们打算怎么回应我提出的问题?”

王经理顿了一下,然后笑了。

“姜老师,您看,这中间可能有点误会。大山哥做公益的初心是好的,我们公司也只是提供一些技术支持,绝对没有商业介入。”

这种话,骗骗三岁小孩还行。

我说:“王经理,我是做财务的。我不听这些,我只看证据。合同、流水、凭证,拿出来,比什么都有用。”

对面的呼吸声,明显重了一点。

“姜老师,您是个爽快人,我也就不绕弯子了。”

他话锋一转。

“您提的那些问题,确实很专业,我们内部也正在紧急核查。但是您也知道,网络舆论这个东西,一旦失控,对我们,对大山哥,甚至对这个公益项目本身,都是毁灭性的打击。”

他在威胁我。

暗示我再追究下去,项目黄了,孩子就得不到帮助,责任在我。

我说:“项目会不会黄,取决于项目本身是不是干净。如果它是干净的,我的问题只会让它更透明,更有公信力。如果它本身就是脏的,那早点黄了,对所有人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