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简单的自我介绍后,对话出乎意料地顺畅。他们都小心翼翼地维护着彼此的“人设”。

沈清歌聊起“设计工作”中的趣事,抱怨难缠的“客户”,言语间是对平凡生活的满足。陆寒舟则分享“写代码”遇到的bug和解决的成就感,语气平和,没有丝毫浮躁。

“我对另一半没什么太高要求,”沈清歌斟酌着词句,试探地说,“只要人踏实,有责任心,能互相理解支持就好。物质方面,我们可以一起努力。”

这话正中陆寒舟下怀,他立刻回应:“完全同意。我觉得两个人在一起,真心比什么都重要。我不希望感情被太多外在的东西束缚。”

这一刻,两人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认同感”。空气里弥漫着一种“终于找到同类”的轻松与欣喜。他们避开了所有可能涉及高端消费和商业领域的话题,沉浸在一种刻意营造却又无比舒适的“平凡”氛围里。

夕阳西下,咖啡续了又续,话题却仿佛永远聊不完。

分别时,陆寒舟看着沈清歌被晚风吹起的发丝,鬼使神差地提议:“我觉得我们很合拍。既然都在寻找一份简单的真诚,不如……我们结婚吧?”

若是平常,沈清歌定会觉得这提议荒谬至极。但此刻,她被这种打破常规的冲动,被对方眼中那份看似纯粹的诚恳打动了。或许,这就是她一直等待的,脱离既定轨道的契机。

她只是略微迟疑,便扬起一个清浅的笑容:“好。”

没有繁琐的仪式,没有利益的权衡,两个戴着完美面具的人,基于一个美丽的误会,一拍即合,决定奔向一场未知的闪婚。

他们交换了联系方式,约定第二天就去民政局。走出咖啡馆,各自转身融入人流的那一刻,沈清歌和陆寒舟的嘴角都勾起了一抹如释重负又带着些许狡黠的笑意,都以为为自己找到了一个“听话”、“不麻烦”的理想伴侣。

却不知,命运的剧本,早已写下了最戏剧性的转折。

2 新婚同“檐”

领证的过程简单到近乎潦草。没有亲友祝福,没有婚纱钻戒,两个穿着普通休闲服的人在民政局排队、盖章,然后各自揣着一个小红本,走出了大门。

站在民政局门口的台阶上,初夏的阳光有些晃眼。沈清歌和陆寒舟对视一眼,空气中弥漫着一丝微妙的尴尬和不确定。他们,现在是法律意义上的夫妻了。

“那个……我住的地方不大,但还算干净。”沈清歌率先打破沉默,她提供的住所是市中心一套她早年投资的小户型公寓,装修简洁,与她真正的居所天差地别,正适合她现在的“设计师”身份。

“我东西不多,有个地方住就行。”陆寒舟从善如流,他拎着一个简单的行李包,里面装着他为“程序员”身份准备的所有行头。

两人一起回到了那套公寓。两室一厅的空间,对于过惯了宽敞生活的二人来说,确实显得有些局促,但也莫名有了一种“家”的烟火气。

同居生活从一开始就充满了戏剧性的“比拼”。

“这附近有个菜市场,晚上的菜会比较便宜。”沈清歌“熟练”地介绍着,努力扮演一个精打细算过日子的女孩。她甚至从包里掏出了几个环保袋,“我们等会儿可以去逛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