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这就是中秋节吗?让人变得格外脆弱,也格外柔软。

5.

晚上的订单多是送到餐厅和家庭的团圆宴。晓月穿梭在上海的大街小巷,看着一扇扇窗户里透出的温暖灯光,偶尔能瞥见围坐在一起的一家人。这种时候,孤独感会特别强烈。

有一单是送到外滩附近的高级餐厅,顾客是一对年轻情侣。女孩收到外卖时,正兴奋地和男孩讨论着即将开始的烟花表演。

“听说今年的烟花特别棒,我同事早就占好位置了。”女孩说着,接过外卖袋,看都没看晓月一眼。

晓月不介意,她理解这种节日的兴奋感。三年前她第一次在上海过中秋时,也特意跑到外滩看烟花。当时她给家里发了好多照片和视频,嘴上说着“上海的中秋真热闹”,心里却想着家乡小城那条安静的护城河。

那里的中秋没有烟花,只有满街的桂花香和邻居互相赠送的月饼。母亲总会让她给隔壁王奶奶送月饼,王奶奶则会回赠自己做的糖藕。这种简单质朴的仪式,才是她记忆中的中秋。

送完这一单,晓月决定休息一会儿。她把车停在外滩附近,找了个长椅坐下,拿出早上买的鲜肉月饼。月饼已经凉了,酥皮有些软塌,但她还是小口小口地吃着。

不远处,一家三口正在拍照。小女孩约莫五六岁,穿着漂亮的裙子,在父母中间做鬼脸。晓月想起自己小时候,每个中秋都会穿上新衣服,跟着父母去爷爷奶奶家吃饭。一大家子人围坐在院子里,吃着月饼赏月,大人们聊天,孩子们追逐嬉戏。

那些看似平凡的瞬间,如今都成了遥不可及的回忆。

6.

“姐姐,你要不要吃我的月饼?”

晓月抬起头,发现刚才那个拍照的小女孩站在她面前,手里举着半个月饼。孩子的父母在不远处微笑地看着。

“这是豆沙的,可好吃了。”小女孩把月饼又往前递了递。

晓月愣了一下,随即笑了:“谢谢小妹妹,姐姐有月饼。”她晃了晃手里的鲜肉月饼。

“你的月饼是什么馅的?”小女孩好奇地问。

“肉的,咸的。”

“肉的?”小女孩皱起鼻子,“月饼怎么能是肉的呢?月饼应该是甜的呀!”

孩子的母亲走过来,抱歉地对晓月笑笑:“不好意思,打扰你了。”

“没关系,小朋友很可爱。”晓月说。

母亲摸摸女儿的头:“月饼有甜的也有咸的,就像有人喜欢吃甜的,有人喜欢吃咸的一样。”

“那我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