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舆论的风暴来得快,去得也快。

当张伟被带走调查的通告挂在网上后,这场由李思雨一手策划的反击战,便算是鸣金收兵。

仓库里,骑手们欢呼雀跃,把林寒抛向空中,庆祝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

林寒被抛在半空,脸上笑着,心里却在滴血。

他打开手机银行APP,屏幕上那个鲜红的负数,像一把刀,精准地扎在他的心巴上。

账户余额:-5780元。

赢了,但没完全赢。

舆论能把张伟送进去,但不能把钱送进他的账户。

之前为了给骑手们发工资,他已经把个人积蓄和所有能刷的信用卡都掏空。

现在,他感觉自己就是那个坐在跑车里哭的网红,只不过他连跑车都没有,只有一屁股债和一个被贴了封条又撕掉的破仓库。

“老板,咱们啥时候开始搞那个……无人机?”

王猛凑过来,眼睛里闪着光。

自从上次被那套初级安防系统震撼后,他对林寒的“黑科技”已经到盲目崇拜的程度。

林寒看着电脑屏幕上那张【智能配送无人机(蜂群雏形)】的图纸,感觉自己像个对着满汉全席食谱流口水的饿死鬼。

“快了,就差亿点点启动资金。”

“叮铃铃——”

电话响起,是材料供应商。

“喂,林老板啊,恭喜恭喜,网上都看到了,牛啊!”电话那头先是一顿商业互吹,然后话锋一转,

“那个……你看我们上次说的那批钛合金粉末和微型涡扇,啥时候要啊?我这边给你备着货呢,不过你也知道,这都是高精尖的玩意儿,我们小本生意,得现款现货。”

林寒的CPU瞬间被干烧了。

“王总,没问题,我这两天就把款打过去。”他面不改色地撒着谎。

挂断电话,他感觉自己整个人都快要吗喽化了,只想蹲在墙角挠头。

启明创投的苏晓那边,自从上次展示了无人机方案后,就没了下文。

邮件不回,微信不理,主打的就是一个“已读不回”。

林寒知道,这种大机构内部评估流程长得能绕地球一圈,等她回过神来,自己的公司可能已经凉透。

不能等了。

第二天,林寒换上他衣柜里唯一一套还算体面的西装,从网上买的,主打一个精神。

他将系统生成的所有“伪专利证书”和那份足以让任何物流专家惊掉下巴的《未来物流方案》打印出来,装进一个公文包,看起来人模狗样。

他的目标是——银行贷款。

第一家,江州最大的商业银行。

信贷部的经理挺着啤酒肚,翘着二郎腿,翻了翻林寒的资料,眼皮都没抬一下。

“初创公司?没抵押物?就一个破仓库,还是租的?”他把资料推回来,语气里带着施舍般的同情,

“小伙子,创业是好事,但银行不是慈善机构。”

“我们这的风控模型,你这种的,录进去直接就是高危,连审核流程都走不到。”

“回去吧。”

第二家,一家以外资闻名的股份制银行。

客户经理是个画着精致妆容的年轻女性,她倒是很客气地给林寒倒了杯水,然后用一套专业到让人听不懂的金融术语,委婉地表达了同一个意思:没资产,滚。

“林先生,我们非常欣赏您的社会责任感,但您的商业模式……资产太轻,风险敞口过大,不符合我们的授信标准。”

林寒听的明白。

说白了,就是嫌他穷。

一连三天,林寒跑遍江州市中心所有叫得上名字的银行。

他经历的白眼,比他上辈子加起来都多。

他引以为傲的黑科技,在这些只认砖头和地契的金融精英面前,一文不值。

他们看他的眼神,就像在看一个搞“PPT造车”的骗子。

这天下午,林寒坐在马路牙子上,看着车水马龙,感觉整个世界都是灰暗的。

西装被汗水浸透,领带歪在一边,脚上的廉价皮鞋磨得生疼。

绝望,像潮水一样将他淹没。

难道真的要走到卖掉系统技术换钱那一步?

就在他准备放弃,打道回府时,眼角瞥见街对面一个不起眼的门脸。

【江州发展银行】

一家本地的小银行,他之前甚至都没列入拜访名单。

去还是不去?

林寒看着自己公文包里那份已经被翻得起毛边的方案,自嘲地笑了笑。

死马当活马医吧。

他整理一下衣服,走进银行大门。

大堂里人不多,很安静。

负责接待的信贷专员听完他的来意,脸上露出职业性的为难表情,正准备念出那套他已经听了八百遍的拒绝台词。

“小李,这位是?”一个温和的声音从旁边传来。

林含抬头,看见一个五十岁上下的中年男人,穿着行长的西服,但没打领带,气质儒雅。

信贷专员小李立刻站起来:“陈行长,这位先生想咨询一下我们行的企业贷款。”

陈行长点点头,目光落在林寒递过来的名片上。

“星驰物流……林寒?”他念出这个名字,眼神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波澜,“你就是星驰物流的林总?”

林寒愣了一下:“您认识我?”

“何止是认识。”陈行长笑笑的很真诚,“林总,请到我办公室来谈。”

行长办公室里,没有想象中的奢华,只有满架子的书和一股淡淡的茶香。

陈行长亲自给林寒泡了杯茶。

“林总,你可能不知道,”陈行长开口,语气里带着感激,

“前段时间暴雨,我父亲被困在城南的老家属院,他有几十年的糖尿病,胰岛素断了,情况很危险。”

“当时所有外卖平台都停运,电话打了一圈都没人接单。”

“是我女儿,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在你们平台下了个单。”

“不到一个小时,一个叫王猛的骑手,浑身湿透,把救命的药送到我父亲手里。”

“医药费、配送费,一分没多收。”

陈行长看着林寒,眼神很认真:“所以,不是我认识你,是我全家都欠你一句谢谢。”

林寒怔住。

他万万没想到,当初那个小小的“道德算法”分支,居然在这里埋下一个这么大的缘分。

他压下心头的激动,知道机会来了。

“陈行长,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

“保障骑手安全,就是为了让他们能安全地去完成这些有意义的配送。”

他顺势将公文包里的东西全部拿出来。

“我今天来,不只是想贷款。”

“我是想邀请江州发展银行,成为新时代物流体系的第一个金融合作伙伴。”

林寒没说自己多缺钱,而是直接摊开那份《基于“无人机+骑手协同”的城市物流网络构建方案》。

他从技术原理讲到商业模式,从成本控制讲到社会价值。

他拿出那块系统出品、充电五分钟能跑两百公里的“超能电池”样品,放在陈行长的办公桌上。

“陈行长,别人都说我资产太轻。”

“但他们不知道,真正的资产,是技术,是人心,是品牌。”

“闪送达他们那种压榨模式,是上个时代的遗物,必然会被淘汰。”

“而我们,代表的是未来。”

“投资我们,就是投资江州的未来。”

陈行长听得入神。

他虽然不懂那些复杂的技术参数,但他能听懂林寒描绘的蓝图。

他能看到那背后巨大的商业潜力,以及更重要的——巨大的社会效益。

他当即叫来风险控制部和信贷审批部的主管。

会议室里,气氛瞬间变得剑拔弩张。

“不行!绝对不行!”

风控主管是个戴着金丝眼镜的中年女人,她把林寒的资料拍在桌上。

“零抵押,零担保,成立不到两个月,还是个负资产公司!”

“这要是批了,就是严重违规!审计追责下来,谁负责?”

“他的技术专利,都是些没听过的名目,连查都查不到!万一是假的呢?”

“陈行长,我知道您欣赏他,但我们不能拿银行的钱开玩笑!”

面对几乎一边倒的反对,陈行长却异常平静。

“老刘,你的风控模型,还是十年前的吧?”他淡淡地问。

“什么叫资产?土地、厂房是资产。”

“难道信誉就不是资产吗?”

“现在全江州,谁不知道‘星驰物流’是良心企业?谁不知道林总是暴雨英雄?”

“这种全社会公认的商誉,难道比不上一栋破厂房?”

“还有技术,”他指着那块电池,

“你们谁见过这种能量密度的电池?我们自己内部的技术评估专家呢?叫来,现场检测!”

“我们江州发展银行,要做的是什么?是支持本土有潜力的新兴企业!”

“而不是跟在那些大行屁股后面,捡他们挑剩下的骨头吃!”

陈行长站起来,环视众人,一字一句地说:

“我决定,启用我们行的‘科技创新企业专项扶持基金’,给予星驰物流一笔500万的信用贷款!”

“以他们的‘技术专利’和‘无形商誉’作为联合抵押。”

“出了问题,我个人承担全部责任!”

整个会议室鸦雀无声。

半小时后,林寒走出江州发展银行的大门。

手机震动了一下,屏幕上弹出一条银行短信。

【您尾号6688的账户于15:37分入账人民币5,000,000.00元,当前余额4,994,220.00元。】

林寒看着那串数字,长长地吐出一口气。

这口气里,有释然,有激动,但更多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