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得响亮,心里却在疯狂打鼓。我大学学的是设计,跟会计八竿子打不着,工作后最多也就算算自己的花呗账单。这古代的账本,天书一样,我能看懂个啥?
苏清颜似乎看穿了我的外强中干,轻哼一声,也没再多说,只指了指房间里唯一一张破桌子:“那里有笔墨。给你三天时间,我要看到可行的方案,不是空话。”
三天?!资本家看了都要流泪!
但我敢怒不敢言,只能抱着账本,挪到那张摇摇晃晃的桌子前坐下。翻开第一页,密密麻麻的竖排繁体字和古怪的记账符号瞬间让我头晕眼花。
什么“入项:田庄租米五百石折银二百五十两”,什么“出项:各院月例、仆役工食、采买修缮、人情往来……”林林总总,看得我一个头两个大。
尤其是最后的总结:本期结余:负一千八百两。
一千八百两!还是负的!
我虽然对古代银钱购买力没具体概念,但“亏空”俩字我还是认识的。这安王府,看着挺气派(从我有限的观察来看),怎么穷成这样?那个渣男三皇子萧景珩,莫非是个败家子?
我偷偷瞟了一眼苏清颜。她已经坐到了窗边的矮榻上,拿着一卷书在看,侧脸恬静,仿佛刚才那个端毒药要杀人的不是她。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她身上,竟有几分岁月静好的错觉。
呸!错觉!这都是假象!这女人心里指不定在怎么盘算着呢。
甩甩头,强迫自己把注意力放回账本上。活下去,沈晴,先活下去才能想别的!
凭着当年考大学那点残存的理科底子和多年浏览各种资讯锻炼出的理解能力,我硬着头皮开始分析。看不懂具体的记账规则,我就抓大放小,重点关注进出的项目和数额对比。
很快,我发现了一些端倪。
收入方面,主要来自王府名下的田庄、铺面租金,还有宫中的赏赐(时有时无,很不稳定)。而支出方面,最大的窟窿居然是“各院用度”和“人情往来”,尤其是以“柳侧妃”和“李夫人”名义支取的款项,数额巨大且名目模糊。
柳侧妃……李夫人……这名字,一听就是渣男的后宫成员。看来,这王府的内宅,水很深啊。
而苏清颜的名字,在账本上几乎看不到什么像样的开支记录,月例银子少得可怜,可见其处境艰难。
我一边看,一边在旁边的草纸上写写画画,试图理清思路。不知不觉,天色渐暗。
苏清颜不知何时放下了书,走到我身边,静静地看我涂鸦的那些歪歪扭扭的阿拉伯数字和简易图表。
“这是什么写法?”她突然出声,吓了我一跳。
“啊?这个……这是……我老家的一种计数法子,比较方便。”我含糊地解释,赶紧把草纸往怀里藏了藏,生怕她看出什么破绽。
她却没深究,目光落在我总结出的那几个问题点上:“看出什么了?”
我定了定神,指着账册说:“姐姐,这王府的亏空,根源不在收入少,而在支出太乱,尤其是内宅这几位的开销,简直是无底洞。而且,我怀疑账目本身就有问题,有些采买的价格高得离谱。”
苏清颜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化为冷笑:“你倒是不笨。柳如玉和李氏,一个是吏部侍郎的庶女,一个是扬州盐商的女儿,最擅长的就是中饱私囊,拿着王府的钱贴补自家娘家。王爷……呵,他要么是睁只眼闭只眼,要么就是根本不在乎这点‘小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