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匆忙将棺盖重新盖好,清虚子在棺上贴了几道符纸,暂时封印住煞气,随后便带着林梦辰下山返回镇上。
当夜,林梦辰发起了高烧,梦中尽是红衣女鬼追赶索钗的场景。清虚子为他煎了安神汤药,又在他房内布下辟邪阵法,这才勉强压住了邪气。
次日清晨,林梦辰状况稍有好转,便与清虚子商议,决定去找沈家的旧仆打听情况。经过一番周折,他们找到了曾在沈家伺候老夫人的老嬷嬷,如今已年过七旬,住在镇东的一处小院里。
老嬷嬷听闻他们的来意,尤其是提到沈秋云的名字时,脸色顿时变得惨白。
“你们...你们怎么会知道大小姐的事?”老嬷嬷颤抖着问道,手中的茶杯几乎拿不稳。
林梦辰取出血姻钗,老嬷嬷一见此钗,顿时老泪纵横:“这...这是大小姐的贴身之物啊!怎么会到你们手上?”
清虚子温声道:“老嬷嬷,此事关乎人命,还请将所知之事如实相告。”
老嬷嬷长叹一声,用袖子擦了擦眼角,缓缓道出了一段尘封的往事。
原来,沈秋云并非病逝,而是自杀身亡。三年前,与她有婚约的陈家少爷陈景云突然悔婚,要娶另一富家女为妻。沈秋云情深难以接受,在婚期前夜穿着嫁衣,在西山的老槐树上自缢身亡。
沈家为保名声,对外宣称她是急病去世。但沈老夫人心疼女儿,还是按嫁衣规制为她入殓。然而,下葬后不久,沈家便开始怪事连连:夜半时分总能听到女子的哭声,家中物品无故移动,佣人们纷纷传言见到了大小姐的鬼魂。
沈家恐惧不已,便请来一位游方道士做法。那道士称沈秋云怨气太重,恐化为厉鬼,建议将她迁至乱葬岗,以红棺盛殓,刻上锁魂咒镇压。而那支她平日最爱的玉钗,也随之入葬。
“可是,这钗怎么会流落出来呢?”林梦辰不解地问。
老嬷嬷摇头道:“老身也不知情。只是听说,迁葬后不久,就有人看到红衣女子在乱葬岗附近徘徊。后来沈家败落,家人四散,也就无人再关心此事了。”
“那位建议迁葬的道士,嬷嬷可还记得他的模样?”清虚子突然问道。
老嬷嬷努力回想:“记得是个瘦高个,留着山羊胡,最特别的是右眉上有一道疤。对了,他自称云游道人,号‘玄冥子’。”
清虚子眼中闪过一丝异色,但未多言。两人又询问了些细节,见老嬷嬷疲惫不堪,便告辞离去。
走在回程的路上,林梦辰问道:“道长,那位玄冥子可有什么问题?”
清虚子沉吟道:“若老道没猜错,这玄冥子应是老道的一位旧识。他专修邪术,惯于利用怨灵炼制邪器。若沈秋云之事有他参与,恐怕不止是简单的镇压亡魂那么简单。”
林梦辰心中骇然:“道长的意思是...”
“血姻钗之所以能通阴阳,定是经过特殊炼制。而炼制此种邪器,需要极强的怨气为引。”清虚子面色凝重,“恐怕沈秋云之死,并非自杀那么简单。”
两人边走边谈,不觉已回到镇中心。忽然,前方一阵骚动,一群人围在一起议论纷纷。林梦辰挤进人群,只见地上躺着一具尸体,竟是那日卖钗给他的樵夫!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死者手中紧紧攥着一缕红色丝线,似是女子嫁衣的料子。